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全部文章 / 正文

张煜枫伪“孤独症”患者的碎碎念-星辰拾萃

时间:2019年03月24日 | 作者 : admin | 分类 : 全部文章 | 浏览: 142次

张煜枫伪“孤独症”患者的碎碎念-星辰拾萃

张煜枫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想起来就更新的小公众号~
近来诸事皆恼人,尤以宿舍蚊子为最甚。晚上在宿舍的小床上拉着帘子开着台灯写作业,还得时刻挥手赶一赶那些不知是盯上了我,还是盯上了我那一盒蜜瓜的蚊子。时常是一桌、一书、一本、一笔、一盒瓜而已,也算惬意。

大学第一年快结束了,我却像是游离在大学生活之外一样,没有十分的热情和周遭的人、事打交道。也许是离家太近,认识的人不多,参加的活动更少,似乎因此带有了一种神秘感,或者是自我封闭。当舍友对我说“我觉得你好像一直在躲”时,我竟有一种秘密被戳穿了的羞耻感。
其实这学期还好,碍于不知从哪儿来的情面,纠结着参加了一些活动,认识了一些人。也能在下了晚自习后和隔壁宿舍的某个妹子挽着胳膊在院子里散散步,或是捧着一杯加了冰的柠檬水在学校对面的马路上走一走。于我而言,算是进步了。
我小时候不这样,大大咧咧咋咋呼呼,一副自来熟的模样。现在却不是,脸上的表情总像是写着“生人勿近”,显得“高冷”,虽然内心完全相反。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话少了,没那么多心思去认识新人,不喜欢人多,偏爱小角落,窗边的几棵树好过一屋子的陌生人。
其实我判断人的依据特别简单,聊得来、三观合、话题层次相似,那我就会十分愿意相处了。只是因为我的“生人勿近”,更多时候,连开场白都不曾遇到。想来也很是可惜。


昨日,有一个小伙伴突然给我发消息,说是想和我谈谈我和她的关系。我感觉到她的话锋不对,却也不能阻拦。她是我小学时的同学,因为同一天生日,但比我小整整一年。出于小孩子的心性,我俩一直以“姐妹”相称,亲切又幼稚。她似乎是下定决心一般给我发了一串消息,大概是说我俩的关系有些虚幻,长久不见其实很是陌生,而且彼此之间并不了解。我不知究竟该说什么,只能告诉她我不这么觉得,拉拉杂杂讲了一通道理,她却回我一句“你比我想的还理智”。我实在不知该作何回答,无言以对。
理智,其实她说的不能算对。准确地说,我应该算是理性主义,有时感情用事,“理智”是不存在的。我是一个爱讲道理的人,给自己讲,给别人讲。或者非要从头到尾认真分析,像是追求一个仪式感一样劝服自己。这种剖析因果的事情做过不少,但大都是为了寻求自我安慰。又或者,道理都明白,就是不容易做到。我是一个形式主义的人,太多无谓的形式我其实都很在意。形式主义的开始、形式主义的过程、形式主义的结果,想再完美一些,但是大多时候,没有那么完美。

在丢朋友这个事情上,早已不止“再三再四”了。虽说朋友走一路丢一路,然而我贪心,没那么容易想通。
朋友有很多种,有能天南海北地聊还能互灌鸡汤的,众多人里少数几个,认识不见得太久,但互相理解,喜怒哀乐一点点变化都能感知;有能两肋插刀讲江湖义气的,不论忙闲与否,一个电话或者一个消息随时都能出现;有能资源共享的,哪怕利益相关都无所谓;还有所谓“酒肉朋友”,或者说是“玩伴”,能共处,不可交心。可能还有很多种,但之间的界线也不算明显。或许我不应该把这个问题分得那么清楚,有时候模糊一些可能更好,像是带有一种朦胧美,马马虎虎过了,也少了很多事端,不至于自扰。然而因为“讲道理”,事实如此。
怕丢朋友,本来就因为环境单一,接触的人就少,在有限的范围里能遇到称心的朋友就更不容易,来自孤独的恐惧感和陌生感忽明忽灭。可是时常是事与愿违,理想和现实有很多差距。“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或许两厢对望,真的不至于厌烦。
杨绛说:“你所有的困惑都是因为读得太少,想得太多”。诸事皆恼人,夜半多踌躇。说的再通俗直白些,晚上不要思考人生。

? 如果觉得文章不错
请扫描上方小程序码打赏哟~

推荐您阅读更多有关于“”的文章

文章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