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全部文章 / 正文

yahuyouxiang中华文化系大江丛书之一中国江河连载第四章第二节-长江儿女

时间:2018年06月18日 | 作者 : admin | 分类 : 全部文章 | 浏览: 661次

中华文化系大江丛书之一中国江河连载第四章第二节-长江儿女
第二节 闽江听涛观海洋
闽语唱平安,清流绿满山。
艳阳明鼓岭,马尾细沙滩。
镇海观云雨,护城照碧川。
唐风何处觅,福地入东南。

一 秀丽雄浑美名传
闽江是福建的母亲河,它孕育着福建省—这个位于祖国母亲东南角的孩子。闽江是福建最大独流入海的河流。相比中国其他河流,闽江堪称俊美之河,形状呈饱和状,给人一种气势美,一种宏大美。
闽江发源于福建、江西交界的建宁县均口镇,流经38个县市,流域面积6.1万平方公里男色主义,水系河流总长6107公里。闽江流域的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呈阶梯状降低,最高一级为武夷山、杉岭和仙霞岭组成的闽西北大山带。河流流经地区由于构造和岩性的不同,以及外力作用的差异,河网呈格子状,河谷盆地似串珠状,形成内陆地区的河谷盆地恋爱准备室,既与狭谷相间排列,又与山地丘陵相交错。沿海地区则是低山、丘陵、平原,福州平原面积489平方公里。它穿过沿海山脉至福州市南台岛时分南北两支,至罗星塔复合为一,折向东北流出琅岐岛注入东海。
闽江上游水系发达,流域面积占全流域的70%,水量占全流域的75%。它共有建溪、沙溪、富屯溪三大源流。从流域面积和水量来看,建溪最大,沙溪最小。江上游地区森林特别茂密,有“绿色金库”之称,因此含沙量与年输沙量都比中下游少得多。由于三大溪流多发源于1000米以上的武夷山,而三大源流汇集地—南平海拔仅70米,故河床坡度很大,水流湍急,险滩星罗棋布,建溪就有“上下三十六滩,滩滩都是鬼门关”的说法。闽江中游称剑溪或剑江,这里新构造运动强烈,地壳以上升运动为主,河流下切作用明显,故河谷主要为河曲型的峡谷。两岸峭壁挺拔,奇峰对峙。江中岩石裸露,暗礁起伏。有名的秤钧滩、剪刀滩就在这里。斯蒂斯雨季一到,上游三大支流的来水进入峡谷区,河水猛涨;枯季来水少,水位显著下降,故年内水位差可达10--20米,使中游成为闽江水位变幅最大的河段。剑溪在樟湖坂接纳了尤溪,在水口接纳了古田溪,到此处才正式称为闽江。这两条支流的流域面积、水量均不及上游的三大溪流。
闽江下游坡降变小,江面开阔,河水流速减缓,竹岐以下又受潮水顶托作用,沉积作用显著,沙洲,边滩发育。在福州附近,闽江被横亘江心的南台岛分为南港(乌龙江)和北港(马头江)两支,南港水量较北港大,并有支流大漳溪汇入,但河道曲折而宽浅,泥沙淤积严重;北港比较平直狭深,主流线较稳定yahuyouxiang,故航行之利大于南港。两港在马尾附近汇合折向东北入海。
闽江流域面积占福建全省面积的一半,流经的市、县也接近全省的半数。年径流量在我国外流江河中居第八位。目积月累,沧海桑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闽江流域串珠般的小平原;尤其在江海的相互作用下,在入暗战1海口一带形成了开阔而肥沃的福州盆地。闽江下游北岸,洋里溪、大同溪、汶溪、桐溪、新店溪等汇入,形成一个个靠近江溪的平缓向阳坡地;水面下游南岸,梅溪、大漳溪及穆源溪、溪源溪、锦溪、青龙江等河流汇入,同样形成了一个个濒临江、河、溪畔的平缓向阳坡地。

自古以来,闽越人就‘‘习于水斗、善于用舟”,凭借濒海而居的独特区域优势发展海上经贸易。汉元封元年设东冶县(县治福州),置东冶港,将福州开辟为对外交通和贸易的港口,并与中南半岛夷洲(今台湾)、日本、澶洲(今菲律宾)开辟定期航线。唐至五代,福州怀安窑所产外销陶瓷直接贩运至日本及东南亚各国,阿拉伯商船满载各国货物航抵福州,国人与之交易后,携舶来品溯江而上将货物贩卖至全国各地。唐末五代王审知及其后裔治闽期间重视海外交通贸易的发展,设立市舶司作为管理海外贸易的专门机构。
宋元时期是福建海外交通发达时期,福州亦是重要的贸易港口,成为当时第一大港泉州港的重要支线港和支撑,同时是全国重要造船基地之一,造船工艺先进装备精良,在全国居领先地位。明朝,福州太平港为郑和七下西洋候风扬帆出发地,福建市舶司从泉州迁至福州后成为与琉球经贸往来窗口。清道光二十四年(公元1844年),福州正式辟为五口通商口岸。福建人就是这样依靠闽江,把闽地的资源商品输向海外,把独特的闽文化输向海外,也把海外的特殊文化引进闽地。文化输出与吸收,其代表就是闽江流域流传千年的茶文化与近代中国兴起的船政文化。
泉涌严峰麓,云飞旱尾畦。
武夷乘海势,八闽借商机。
奔浪星月耀,听涛远近怡。
帆迎天下客,开放尽神奇。

二 茶香船政誉中华
中国被称为“茶的故乡”。福建产茶的文字记载,最早见诸于南安县丰州古镇的莲花峰石上的摩崖石刻“莲花茶襟”(376年),比陆羽《茶经》记载的要早三百余年,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是名副其实的茶文化发祥地。福建茶文化凝聚着地理灵性,茶类的创制要数福建最多,品茶的技艺也数福建最奇,福建茶叶在中国茶叶发展乃至世界茶叶发展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茶按商品种类分为六种,即红茶、绿茶、白茶、黄茶、黑茶、乌龙茶(青茶),地处闽江流域的福建省就是乌龙茶的故乡。其中,产于闽江之源武夷山一带、茶树生长在岩缝之中的武夷岩茶是中国传统名茶,是具有岩韵(岩骨花香)品质特征的乌龙茶,具有绿茶之清香,红茶之甘醇,是中国乌龙茶之极品。最著名的武夷岩茶就是大名鼎鼎的大红袍,其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品质最突出之处是香气馥郁有兰花香,香高而持久,岩韵明显。
大红袍这个名字的由来,很富有传奇色彩。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举子丁显赴京赴考,路过武夷山时突然得病,腹痛难忍,巧遇天心永乐禅寺一和尚,和尚取其所藏茶叶泡与他喝,病痛即止。考中状元后,前来致谢和尚,问及茶叶出处,得知后脱下大红袍绕茶丛三圈,将其披在茶树上,故得“大红袍”之名粘竿处。状元用锡罐装取大红袍带回京城薇娜薇。状元回朝后,恰遇皇后得病,百医无效,便取出那罐茶叶献上,皇后饮后身体渐康,皇上大喜,赐红袍一件,命状元亲自前往九龙窠披在茶树上以示龙恩,同时派人看管,采制茶叶悉数进贡,不得私匿。从此,武夷岩茶大红袍就成为专供皇家享受的贡茶,大红袍的盛名也被世人传开。历史上的大红袍产量极少,而被公认为产大红袍的仅有九龙窠岩壁上的那几棵茶树。最好的年份,茶叶产量也不过几百克。民国时,一斤大红袍就值64块银元,折当时大米4000斤。前几年,有九龙窠大红袍茶拿到市场拍卖,20克竟拍出15.68万元的天价,创造了茶叶单价的最高纪录。
1972年,尼克松访问中国时,毛泽东主席赠送他四两大红袍母株茶叶。尼克松不知大红袍母株产量少而极为珍贵,曾私下抱怨毛泽东小气。周恩来后来为此对尼克松解释,说:“主席已经将‘半壁江山’奉送了。”并把大红袍由来告知了尼克松,尼克松听后肃然起敬。事实上,大红袍这样的武夷岩茶只是福建建茶的一个组成部分。建茶因产于闽江支流建溪流域而得名。建茶有文字记载的是在南北朝时期(479—502年),唐开元天宝年间(713—755年)的《开元天宝遗事》记载:“逸人王休,居太白山下(今陕西宝鸡市南部),日与僧道异人往还,每至冬时,即溪敲其冰(以)精壶煮建茗,共宾客饮之。”表明建茶历史悠久。碾清飞瑟瑟尘,乳香烹出建溪春。北宋林逋在《建茶》中写道“石世间绝品人难识,闲对茶经忆古人。”唐冯贽撰的《记事珠》称“建人谓斗茶为茗战”,说明闽人斗茶习俗始于唐。时至宋代,福建以北苑贡茶和斗茶活动闻名于世,开创了一代斗茶比艺的茗饮之风,并风靡全国。据报道,记载北苑茶的宋代茶书有一半以上,茶诗词达干首以上。
宋元两朝,福建出现了以‘‘龙凤盛世’’“茗战成风”为特征的宫廷茶文化与文人茶文化的鼎盛时期,九曲溪孕育而成的中国皇家茶园—御茶园不仅代表着武夷茶的历史辉煌,而且象征闽茶在中国茶叶的特殊地位。到了明清时期,福建茶进入了创新时期,创制了多种茶类,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乌龙茶。释超全(1625--1711年)《武夷茶歌》《安溪茶歌》、清陆廷灿(1734年)《续茶经》引的《王草堂茶说》、清董天工编(1751年)《武夷山志》等都记载了乌龙茶的制作技术。乌龙茶问世后就受到人们的喜爱,并出现了适于乌龙茶的独特品饮方式,俗称工夫茶。福建生产工夫红茶,相传是清咸丰、同治年间(1851--1874年)在福安坦洋村试制成功,经广州运销欧洲,很受欢迎。此后大批茶商接踵而来,入山求市,开设茶行,周边茶叶云集坦洋,“坦洋工夫”的名声也不胫而走。此外,福建境内还有白琳工夫、政和工夫,通常称为福建三大工夫红茶。

工夫茶诞生后,随着福建的对外贸易远销海外,其中最受认可的武夷正山小种也声名远扬。它创制于18世纪后期,产于崇安(今武夷山市)星村一带,隐于深山幽谷之中我爱涿州论坛。因有松香及龙眼果香味,宜于添加白兰地或调制奶茶,故受西方人士欢迎,尤为英国皇室所青睐,成为御用茗茶。据说,当时饮茶的习惯早已风靡英伦三岛,“凡身贵而多金者,莫不以此自炫,以致举国若狂,津津乐道中国茶”。英人不惜豪掷重金,进口中国茶叶。白银长期外流,国库因之空虚。英人为挽回经济颓势,扭转贸易逆差,便以走私鸦片,攫取中国白银,抵偿茶叶消费。由此可见福建茶叶,尤其是红茶,具有何等的魅力,其受用程度,不亚于古罗马贵族对中国丝绸的追求。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福建工夫茶的对外贸易,引发了鸦片战争。但冥冥之中似乎有着某种定数,由福建茶引发的鸦片战争,也影响福建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文化,那就是船政文化。
19世纪中叶,列强侵华势力扩张使“神威远震”的“天朝上国”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有识之士莫不为之痛心疾首,谋求富国强兵之道。“师夷长技以制夷”,“欲防海之害而收其利,非整治水师不可;欲整治水师,非设局监造轮船不可”,“买船有受外国支配之弊,只有造轮船才能夺彼族所恃”,“船政之兴衰在于人才的培养”等主张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理解和接受,革新图强的呼声愈来愈高。福建船政局正是在这样历史背景下创办的。1842年,西方列强的炮火轰开了福州大门。清同治五年(1866年),闽浙总督左宗棠在闽江边的福州马尾创办了福建船政局,轰轰烈烈地开展了建船厂、造兵舰、制飞机、办学堂、引人才、派学童出洋留学等一系列“富国强兵”活动。
福建船政是中国近代史上洋务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创造了众多中国历史之最与第一:它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以富国强兵为目的,最早引进西方科学技术的尝试,也是中国学校以西方现代科学知识教育学生的开始。堪称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它是中国官僚机构与工业企业、科技文化相结合的有机体,是中国最早最大的官办船厂和船政学堂;它是中国近代造船工业的先驱,是当时远东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设备最完整的造船基地;它是近代中国培养科技队伍的基地,是中国人自已办的第一所近代性质的高等学校,也是中国第一所科技海军学校,培养了大批造船和航海以及其它相关人才,产生了中国早期无产阶级和一批熟练的技术工人;它是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福建船政局制造出一艘艘兵商轮船,组建起中国近代第一支舰队;船政学堂培养了许多海军人才,成为北洋、南洋、福建、广东水师各级将领的供应基地,直接推动了中国近代海军的创建与发展;它是中国航空业的摇篮,创建了中国第一家正规的飞机制造厂,自行设计制造出中国首批达到当时国际水平的飞机;创办了中国第一所飞潜学校,培养了第一批航空工程人才。
福建船政的历史意义还在于第一次思想对外开放。林则徐是我国近代史上“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左宗棠、沈葆桢等人更明白知夷才能制夷的道理,既重视经济社会的改造,更重视近代西方最新科技成就的吸收。严复翻译的西方学术著作《天演论》,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对外开放和中国近代化进程。林则徐、左宗棠、沈葆桢、严复都主张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举措,把开放意识化为扎实的行动斯文赫定。“请进来”就是以高价购买、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以高薪聘请洋教习,实行“拿来主义”。“送出去”即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从船政学堂毕业生中选出天资颖异、学有根柢者赴法、英等国家深究造船驶船、练兵制胜之理。学成而归,报效国家。事实说明,这一进一出,对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用。据有关资料,从1877年船政派第一批留学生至今,全国先后派遣留学生已达100多万名,遍及世界100多个国家,造就了一批批中华民族精英。“天行健至白之日,君子以自强不息”。虽因时代局限,福建船政的辉煌只延续了不长的时间,并且在1884年的中法马尾海战中毁于一旦,但在历史的弹指一挥间,却展现了近代中国先进科技、高等教育、工业制造、西方经典文化翻译传播等丰硕成果,孕育了诸多仁人志士及其先进思想,折射出中华民族特有的砺志进取、虚心好学、博采众长、勇于创新、忠心报国的传统文化神韵。
三 水运发展再起航
无论是茶文化的输出,还是船政文化对外来思想的吸收德清人才网,都离不开闽江,因为它在历史上曾经是福建大地的黄金水道。闽江航道自古以来就是福州与闽江上游联络的交通命脉,凭借这条命脉,多山的闽北与面海的福州,得以跨越复杂地形障碍,实现物资的相互调剂,保障两地百姓的日常生活。到了近代,轮船的出现,又让闽江水运成为闽东、闽北解决“闽道难”、实现交通近代化的突破口。福建先民很早就伐木造舟,木船和木帆船作为传统民间水路运输工具,在近代的福建也活跃于闽江航道上。当时,福州上游最大的帆船是一种不载旅客的盐船,叫做“鸠尾”,又叫“课差”,载重500担(约合25000公斤)左右,往来于福州至南平、洋口、沙县,在闽江丰水期可以从南平上溯到建瓯荒川之主。这种船一般能装运每包
300斤的食盐150包,除了食盐外,从福州上行时还捎带一些杂货,以及面粉、洋油、冰糖、咸鱼等,而从南平下行时,则装载米粮、茶叶、纸张以及各种山区土货。
由于闽北各县产粮而缺盐,福州沿海则产盐而缺粮,因此,这些盐船实际上起着省内物资调剂的作用。早在14世纪末,便有一些商人在闽江南岸的天宁山北麓开设盐仓码头,这一带此后几百年问一直是福州乃至闽西北的食盐航运中心,今日福州的仓前山便得名于这一带的旧称“盐仓前”。在闽江航道上活跃的还有一种“鼠船”,有“大鼠”(载重200~300担)“小鼠”(载重100~150担)之分,兼载客、货,“大鼠”一般通行到建阳、拿口、下茂等地,而“小鼠”则通行至建阳、水吉、将乐、邵武、永安等地。此外还有载重30—60担的“雀船”,可通至松溪、崇安、光泽、泰宁、建宁、清流等地,并能深入尤溪、古田溪、梅溪、大漳溪。
在帆船不能通行的溪流上,还有各种小木船和木排、竹排。对于产自闽北山区的木材,木排几乎是唯一的运输方式。伐木者将木材砍伐后沿山问辘道滑入溪河,集中后再用竹钉、硬木及竹篾捆扎成排,每排头各有一名排夫操驭,驾筏顺江而下至福州,装上海轮出口。在闽清、闽侯等地甚至有人直接将柴片放入溪流阿尔法协议,通过闽江漂至福州,再捞起出售。
1853年,随着太平天国运动波及江西、广东,产自武夷的红茶无法经由江西运往广州,清政府不得不开放福州港茶禁,从此,武夷茶通过便利的闽江航道源源不断地运往福州,著名的福州茶港应运而生。在此之前,由于清政府实行广州一口通商,广州茶商垄断着福建茶叶贸易,闽江水运的便利性无从发挥。这一点让精明的英国商人无可奈何。当时的英商看到茶船从武夷山星村开到福州仅仅4天,即便航运不便利的时候也只要8~10天,比绕道江西再南下广州大量节省运输成本。在鸦片战争后中英《南京条约》谈判时,英国人坚持要将福州加入通商口岸,就是看中了闽江航运在武夷茶输出方面的便利性。福州港茶禁开放后,数量庞大的茶叶从闽北各地装袋封箱,雇工挑上溪船,顺流而下抵福州,再装上海轮,行销海内外。闽江水运成为支撑福州茶市的黄金水道。
随着福州港的兴盛,在闽江下游,负责由马尾转运海上货物到福州台江的驳船越来越多。由于晚清至民国时期,福州设有海关,需要验关的货物也交由驳船接运,这种驳船叫“洋驳”,载重500~1000担,主要在报关行承接业务。不需要验关的散货则由“煤驳”转运,另外还有各种载重70一100担的“小驳”。在当时,闽江南岸的福州仓前山由于是海关所在地,商船如织,一派繁华景象。1866年,左宗棠在马尾设立福建船政局之后,闽江下游马尾、川石之间开始出现国产兵轮的身影,紧接着,福州与马尾之间开始有海军差船往返,闽江航运的轮船时代便从此时开始。由于闽江上游航道地形复杂,轮船运输首先在相对平易的下游兴起。1875年,一位精明的连江商人林长松首先瞄上了闽江内河轮船航运的商机,他买下了一艘轮船独立纵队2,取名“宝远”,开始在福州和连江琯头间搞起了客运。到1901年,根据当时外国人写的《闽海关十年报》,闽江上已经有15艘本地人经营的交通汽艇在运营,“乘客很多,业务很兴旺”。1903年,福州绅商张元奇、刘鸿寿合资买下一艘轮船,取名“江甲”,在闽江下游营业。不久之后,又先后添置了“江乙”“江丙”“江丁”“江巳”4艘轮船,分别运营福州至长乐等地的航线,成为闽江内河颇具规模的轮运企业。
虽然闽江下游轮运发展较早,然而,水口至南平的一段水路,却因航道浅滩太多,小轮船无法通行,因此,上游轮运在民国初年始终没人敢于涉足。1922年,英商祥泰木行为了探查闽北山区木材状况,在一艘木帆船上加装一部柴油机,命名为“祥泰”号,沿闽江上行到了南平,随后又驶入沙县、永安,沿着富屯溪、金溪深入顺昌、将乐,并沿建溪到达建瓯。受到“祥泰”号的启发,一位“鸠尾”船主江礼品开始打起了上游航程的主意。他常年在闽江上游航线行船,对各处浅滩十分熟悉,便仿造“祥泰”号的做法,在福州定制了相似的船体,命名为“安宁”号,1926年试航南平成功。此后,他便在福州与南平之间营运,由于获利颇丰,他很快又添置轮船,并开辟了建溪航线,可以在闽江丰水期直抵建瓯。到1928年,闽江上游的航运业开始全面展开。由于福建地形的特殊性,轮船行驶仅限于干流河段暴风男,在闽江支流、内溪等水道狭窄的地方,轮船根本无法驶入,完全是木帆船的天下。尽管如此,上游轮船航运业还是迅速发展起来,许多“鸠尾”船主都意识到了转业的必要,纷纷涌进轮船航运业。而上游以柴油机为主的轮船也倒逼着下游轮船业的变革,此后,福州至闽江上游的轮船几乎全改用柴油机,蒸汽机基本绝迹。
福建地形多山地丘陵和河谷盆地,复杂的地形阻碍了省内与省外,乃至省内各地的客、货联系,在近代,许多人都意识到水陆交通近代化对于福建发展的重要性。正因如此,在闽南,众多侨商投入大量资金建设长途汽车公路,而在闽江流域,则是轮船对旧式帆船的逐步取代。近年来,由于水口、沙溪口电站坝下河道下切,下游水位下降影响,闽江航道无法常态化通航,每年通航天数不足百天,内河航运发展受到极大限制。2002年客运基本停航。就在所有人都认为闽江航运走到了尽头时,新的曙光出现了!2014年4月23日,李克强总理到福建考察时作出重要指示,要求福建省充分发挥闽江航运优势,打造闽江三角洲经济区。针对这一重要指示,福建省委省政府着手研究振兴发展闽江航运有关工作。福建省交通运输厅正在按照省政府部署,积极配合省发改委、水口发电公司推进闽江水口水电站枢纽坝下水位治理与通航改善工程建设,并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支持。该工程建成后,可满足闽江福州至南平延福门段500吨级船舶全线通航。同时,为加快南平港码头项目建设发展,福建省交通运输厅还配合南平市完了成《南平港总体规划》,为今后有序推进沿江码头建设提供了规划依据。
也许有一天,人们会欣喜地发现,闽江这条黄金水道将再现往日的辉煌。行文到此,便以《五律·武夷山大红袍》作结:
丹青九曲踪,水墨武夷拥。
绿影芳飞韵,红袍香溢风。
新芽微雨绽,绝品紫沙融。
浅盏酡颜醉,妙缘此道中。

推荐您阅读更多有关于“”的文章

文章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