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menu
首页
全部文章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全部文章
/ 正文
92年奥运会男篮决赛中医是怎样治病的?送您通俗易懂的中医治病方法-艾无疆
时间:2014年05月07日 | 作者 : admin | 分类 :
全部文章
| 浏览: 403次
中医是怎样治病的凉拌紫甘蓝?送您通俗易懂的中医治病方法-艾无疆
我们往往对中医师是怎样治病的充满好奇。他们是如何通过望、闻、问、切就能施以合理的治疗?事实上,中医治病,重在辨证论治;中医的治法,又以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最为常用。也许这样讲,您还是云里雾里的吧,那么,今天就共同了解下中医是怎么治病的。
在了解中医的治病方法之前,我们先来理解一下中医对疾病的看法。人体的阴阳平衡与否是中医判断人体是否生病的重要理念。中医学认为,人在正常情况下,机体处于阴阳平衡的状态,一旦阴阳平衡的状态被破坏,人就会产生各种疾病。中医学把多种致病因素总称为“邪”,把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称为“正”。中医治疗疾病就是在祛邪扶正中把我们人体的阴阳调理到平衡状态,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中医的治法也是围绕着“邪”、“正”,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状态为目的。因此中医的治病方法总体上可概括为:辨证论治,祛邪扶正,维持阴阳平衡。
一、中医治病的特点
中医治病具有三大特点:
第一是整体化。这是中医治病的最大特点。中医学认为,人是统一的多系统、多层次综合而成的有机体。人体生病是与各种致病因素、人体的抗病能力、人体的局部与整体、内脏与体表、脏腑之间、气血津液之间等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中医治病既着眼于引起疾病的特定病因,更注重恢复人体正气,以及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出现的不同情况的调整,还考虑改善病人的症状与体征、生活质量,或全面治疗,或分主次缓急,最终达到病、证、症全方位的痊愈或好转。
第二是个性化。中医在治病时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个体差异。因为人是自然界最复杂的有机体,除自然属性之外,还具有更复杂的社会、心理属性。如个体的遗传、体质、心理、性格特征等。另外每个人所生存的环境各不相同,包括自然环境如气候、地理、生物等,以及社会环境如社会地位、经济条件、生活方式等方面的不同。中医治病除了审察病情外,还从病人的个体差异出发制定相应治法,可谓是“量身定治”。
第三是平衡化。中医强调治疗的目的是“以平为期”, 即将病人的体质调回至阴阳平衡、气血调和、脏腑功能协调的状态。与现代系统论中“有序”的含义相一致。可见,中医早在数千年前就已经在其治则治法中体现了系统论中的”有序”之意,让发生病变的人体恢复到原来结构与功能的“有序”状态。
中医在辨证时不仅要审察病情,还要考虑天时、地理、体质等方面,犹如了解军情一般的全面。因此有些医家也将中医治病看成是用兵作战。清朝乾隆年间,有一位太医叫徐大椿51idc,在他的专著《医学源流论》中有一篇《用药如用兵论》。其全面、详尽、准确地阐述了“防病如防敌”、“治病如治寇”、“用药如用兵”等医理。近年来,人们重新重视《孙子兵法》在医学领域的运用问题,一些现代学者将孙子军事辩证法和传统的中医理论相结合,充分阐述了以《孙子兵法》指导治病的原理。如果说,方药是兵团,而治法治则就是决定战役胜负的战略战术,治法的运用是否得当决定了治病的疗效。
二、中医常用治法
中医常用的治法有八法,八法总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祛除病邪,另一类是调补人体正气。其中祛除病邪所用之法有汗、吐、下、和、温、清、消七法,调补人体正气则用补法。下面我们来进一步认识八法。
1.汗法
汗法是通过发汗的方法把感受的病邪通过皮肤这个通道祛除出去。但让病人出汗不是目的,而是以发汗之法,把病邪从汗孔排出以达到治病的目的。这种方法主要用于病情轻浅、病位在胸肺以上的治疗中,如感冒这一类外感疾病。外感病的病情多轻浅,病位多在人体肌表,
周不疑
因此汗法应用得当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在“民国”时期,有个姓叶的人,在大暑之夜浏览上海的大世界屋顶花园,凉风徐徐,又吃了很多冷饮,当时特别惬意。可不一会儿,他就觉得怕冷、头痛,急忙回家想躺下睡觉,恰逢有朋友来访,他勉强起身坐在院中与朋友周旋。等到夜深朋友散去后,后背更觉得寒冷,头更痛了。于是他就自己服用了紫苏、生姜等发汗的药物,但只出了微汗,还是没什么效果。
第二天早晨他请了曹颖甫来看病。病人刚被家人搀扶到楼下,就立刻急呼关窗户ipmana,有明显的怕风表现,而且病人吐出了很多绿色的浓痰,两手臂出汗,摸上去还有些潮湿。曹颖甫根据病人的头痛、怕风、汗出等症状诊断为感受风邪所致,用了最经典的祛风解表的方剂“桂枝汤”进行加减。之后病人没有再复诊。后来有一天,曹颖甫在路上遇到了这个病人,病人拱手相谢,称曹先生太神了,就诊一次就把他那次的重感冒治好了。从这个医案我们可以看到,汗法运用得当真可谓效果如神。
2.吐法
吐法是指通过涌吐的方法,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的痰涎、宿食或毒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类治法。口腔是人体进食、吸收营养的主要通道,也是可以用来祛除病邪的。我们平时最常见的是食物中毒这种情况,通过呕吐尽量把有毒物质从口排出以减少人体对毒物的吸收。在中医治疗中还用来吐体内的痰饮等病邪之物以达到治病的目的。涌吐之法主要用于病位居上、病势急暴、内蓄实邪、体质壮实的急症,其方法使用简便,取效快捷,能适应急症之“急”。
3.下法
指让宿食、燥屎、冷积、瘀血、结痰、停水等病理产物通过大便排出。如果出现病邪在肠胃而致大便不通之症,都可以使用这个方法。通常人们认为大便不通是因为胃肠有热所引起的,其实不能这样一概而论。造成大便不通的原因很多,中医治病的核心在于辨证论治,应该根据病情辨明原因再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治疗。常用的下法有寒下、温下、润下、逐水、攻补兼施等蒋文浩。下法祛除病邪较其他治法峻猛,所以在临床应用时,医家们都是慎重辨证清楚后才用它,并且常结合临床实际与其他方法一起应用,使其既发挥治病的效果又不伤人体的正气。
在清代程杏轩所著的《杏轩医案》中就记有这样一个下法和补法结合运用的医案:有一个郑姓的老太太,年逾古稀,得了便秘之病,肚子疼痛和肛门肿胀,已有20天了,请了多位医生治疗都没有效果,特请程杏轩去诊治。程杏轩把脉后,感觉她的脉虚细而涩,说这是因为虚而引起的便秘,就用补中益气汤给她补中气。吃了两天以后,老太太的大便仍然不通,且腹胀痛更加厉害,她觉得必须通大便,否则快要受不了了。程杏轩说,我并不是不知道要用下法,只是你年纪太大,正气又不足,如果用下法怕你的身体承受不了,会出现虚脱等危险病证。老太太说,与其现在这样还不如用下法,就是出现虚脱等症也比我现在肚子胀痛要好受些。程杏轩想起了在《医学心悟》中曾提到:出现不能用下法,但又不得不用下法的病情时,如果所用下法不当容易造成不良后果。因此,他考虑了很久,在补中益气汤的基础上加入了制大黄三钱。大黄是中医用于通便攻下的常用药。这个药方是仿效古代医家攻补兼施,在补中气之中兼用下法。服用此方后当晚老太太就解出几枚结粪,腹胀痛症状有所缓解,能躺下休息,也不太难受了。但第二天肚子仍稍有点痛,这是因为胃肠中的大便还没有完全排出。程杏轩仍用补中益气汤加大黄,但是将大黄的量减了一半。这样老太太又吃了一剂药,解大便两次后,肚子完全不痛了,并能吃下饭,病也好了。从这个医案我们看到,下法祛邪虽然峻猛,使用不当易造成不良后果,可一旦运用得当则疗效显著。
4.和法
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和解或调和的方法来治疗疾病。汗、吐、下三法都是通过直接排邪外出,达到治病的目的。和法与其他两法明显不同,是通过改变人体正气与病邪的对比关系或是调整人体各脏腑之间功能强弱的对比关系来治疗某些疾病。和法的特点就是“和”字,它不重在祛邪也不重在扶正,而是重在调和。《伤寒明理论》说:“伤寒邪在表者,必渍形以为汗;邪在里者,必荡涤以为利;其于不内不外,半表半里,既非发汗之所宜宋子凌,又非吐下之所对,是当和解则可矣。”可见,和法是一种既能祛除病邪,又能调整脏腑功能的治法,无明显寒热补泻之偏,性质平和,对一些寒热错杂、肝胆脾胃方面的疾病能起到其他治法无可比拟的疗效。
5.温法
温法是指利用温热药的温里祛寒作用治疗一些里寒证的一类治法。里寒证的形成有外感和内伤的不同,或由寒邪直中于里,或因失治误治而损伤人体阳气胖大海含片,或因素体阳气虚弱,以致寒从中生。同时,里寒证又有部位浅深、程度轻重的差别,故温法又有温中祛寒、回阳救逆和温经散寒的区别。由于里寒证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往往阳虚与寒邪并存,所以温法又常与补法配合运用徐湘涵。
6.清法
清法是指通过清热、泻火、解毒、凉血等作用,以清除里热之邪的一类治法。适用于里热证、火证、热毒证以及虚热证等里热病证。热证最易伤阴,大热又易耗气,所以清热药常与生津、益气药一起合用。
7.消法
消法是指通过消食导滞、行气活血、化痰利水、驱虫等方法,使气、血、痰、食、水、虫等所引起的病邪渐消缓散的一类治法。适用于饮食停滞、气滞血瘀、癥瘕积聚、水湿内停、痰饮不化、疳积虫积以及疮疡痈肿等病证。消法所治的疾病主要是在脏腑、经络、肌肉之间,邪坚病固而来势较缓,属渐积形成,而且病情多复杂缠绵,不可能快速消除优米x2,必须渐消缓散。因此,消法也常与补法、下法、温法、清法等其他治法配合运用,但仍然是以消为主要目的龙纹鏊。
8.补法
补法是大家最熟悉的一种治法。在南方民间至今还流传着一些多以补法为主的药膳。这些药膳就是在炖煮食物过程中加入一些补药,做成调补人体的食物,寓补于饮食中,寓调理于生活中。它是通过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以治各种虚弱证候的一类治法。其目的在于通过药物的补益,使人体气血阴阳虚弱或脏腑之间的失衡状态得到纠正,复归于平衡。此外,在正虚不能祛邪外出时,也可以补法扶助正气,并配合其他治法,达到助正祛邪的目的。
上述八种治法适用于表里、寒热、虚实等不同的证候。对于多数疾病而言,病情往往是复杂的,不是单一治法就能够达到治疗目的的,常需数种治法配合运用,这样才能治无遗邪,照顾全面,所以虽为八法,配合运用之后则变化多端。正如程钟龄《医学心悟》中所说:“一法之中,八法备焉,八法之中,百法备焉。”因此,临证处方必须针对具体病证,灵活运用八法,使之切合病情,方能收到满意的疗效。延伸阅读
本草是通过什么治疗疾病的呢天人同气,都有“寒、凉、温、热”01
咋们知道,人是一种恒温动物,所以,在正常情况下,人体需求通过产热和散热之间的平衡来保持体温的稳定,否则就会患病。当内外界要素打乱人体内在平衡,导致疾病发生后,人体的产热和散热的平衡往往也会进一步遭到破坏,假如产热多于散热,那就会出现发热、功能亢进等热症,而假如散热多于产热,那又会出现畏寒、功能阑珊等寒症,对寒、凉、温、热“四气”所形成的寒证和热证,应对的原则就是
“热症凉之,寒症温之,热病寒之,寒病热之”。
吸收大自然的能量也具有寒凉温热之“四气”,这正好可以用来纠正疾病状态下人体的寒凉温热的失衡。寒凉药可以抑制人体的移风易俗,减慢脏腑器官的活动和血液循环,所以用来治热证;温热药可以增强人体的移风易俗,加快脏腑器官的活动和血液循环,所以用来治疗寒证。
如关于寒邪侵略人体、凝结血液导致的血瘀和热邪侵略人体、煎熬血液导致的血瘀,在选用活血化瘀药时就需要考虑药物所具有的寒热功能。关于寒邪引起的血瘀就要挑选功能温热的活血药,如红花、桂枝、艾叶等;关于热邪引起的血瘀,就需要挑选功能寒凉的活血药,如赤芍、丹皮、丹参等。本草的寒、热、温、凉的四气,正是医治人体寒热失调的内在根据!
酸苦甘辛咸,五味归属五脏01
咱们知道,人是一种杂食动物,恰巧的是人体的五脏,喜爱自然界里的五味,这就给咱们养生和治病供给了捷径,肝喜爱酸味,心喜爱苦味,脾喜爱甘味,肺喜爱辛味,肾喜爱咸味,五味和五脏的这种对应关系,古人们称之为“归经”。
“归”,是归属、专任的意思,“经”,就是指人体的经络和它所属的脏腑铁哥们助手。“归经”也就是指不同的药物能对某一经络及其所属的脏腑起到特殊的治疗作用,这是中医的一大发明创造,牢记五味入五脏的关系,对治疗疾病有很大的帮助。本草能起到治疗疾病作用的关键,不仅在于本草所具有的自然四气特性上的补偏,而且还在于中草药所具有的归经特性,使得药物四气的能量可以直接通达标的。
辛味能够入肺、酸味能够入肝、甘味能够入脾、苦味能够入心、咸味能够入肾等,这是多么的奇妙。辛味能够发散、酸味能够收敛、甘味能够补中、苦味能够泻火、咸味能够软坚,这又是多么的神奇。假如忽略了这些天然特性,我们就不可能从实质上去认识和了解本草的作用,甚至会出现很多的偏差。
如牡蛎这味药,其主要成分无非就是碳酸钙,从药理上研讨除了能中和胃酸外没有任何效果,中医却以为牡蛎具有利阴潜阳、软坚散结、镇惊安神、收敛固脱的效果。这些能在实验室中发现吗中华国粹网?不能!这些效果有用吗?临床证明十分有用!
那中医是如何发现这些效果的?那就是经过对药物自然特性的认识!中医以为牡蛎生于水中,具有阴寒之气,所以能益阴潜阳;牡蛎质地重坠,所以能镇惊安神;牡蛎味咸而涩口,所以能软坚散结、收敛固脱。正是因为古人注意到了药物所具有的自然特性以及这个特性对人体内涵平衡的效果,才有了今天五光十色、效果确切的本草林挺生。
升降沉浮,气机主宰万物01
我们知道,人是一种气机动物,中医本草就是根据气机原理治病的。人体五脏六腑上下分布,各脏腑在气机所引导下处于动态平衡中:肾在最下面,肾是水中有火,就像汽车电瓶,有正负电。
水是肾阴,火是肾阳,火性向上哭泣杀神,肾火向上走,使脾土温暖,脾把胃吸收的营养研磨,去粗取精,把精微物质李赞熙,发送到全身各处。
脾的特性,也是向上的,有一部分营养要送到上面的肺脏92年奥运会男篮决赛,与吸入空气中的精微物质结合,再由肺向全身输布。肾中的水,水生木,肝之木气在水的滋养下得到营养,生发了,气也往上升。随脾土之气上升,中医有“肝随脾升,胆随胃降”的说法。
所以,身体上升的腑脏有病,则应考虑肝脾之气上升是否正常,尤其是肝气。肝气随着肝脾升到了肺和心。木生火,火,五脏属心,火的特性是上炎,但,由于有肺脏的存在,心火被带向下行。
肺属金,主肃降,气机就开端往下降,一向降到肾中去,温暖肾水,使得肾水不至于寒。而肾水跟着肝木上上升而上升,抵达心火的位置,使得心火也不至于过热,这就叫着“水火既济”。
如果下降的过程被破坏,那么心火就无法下降,就会上面热,不能交于下,下面就是寒的局面。心是恶热的,热,心就会有病,失眠多梦,口舌生疮,而下寒就会腹冷,下肢凉等。
在肺金下降的同时,人食入胃,物向下行,所以胃气就下降。脾为己土属阴,胃为戊土属阳,阳要下降,阴要上承。在胃气下降的同时,胆气也随着下降,胆汁下入十二指肠随胃物下行,顺应“胆随胃降”之说。
胃有病了,就是因胃气不下行,不下行就会上逆,胆汁会反流,这是气机逆行的结果。脾土、肝气随着肾气而上升,心气、胃气和胆气随着肺气而下降,这是一个肾水在心火的照耀下变汽升腾,经脾、肝、心至肺,肺是冷的,汽遇冷变水,经胃、胆、肠又回到肾的气机运转模式。
人体的这一气机模式,很像自然界里的海水,在阳光的照耀下变汽升腾,变云吹向高山,遇冷变雨飘落地面,流经千条河流最后又汇入大海,真可谓人法地呀。
本草也有升降沉浮的特性
本草为什么会具有这个升浮或沉降的特性呢?我们还是要从本草所蕴含的自然特性上去寻找答案郑光荣。
因为本草具有寒、热、温、凉四气,而物理学知识告诉我们,热往往会使分子向上运动,所以温热药作用于人体,会导致人体内的各种物质分子产生向上、向外的运动,从而表现出升浮的性能;
而寒凉药作用于人体,则会导致人体物质分子产生向下、向内的运动,从而表现出沉降的性能。
这就是本草四气和与人体升降沉浮之间的关系。利用本草的升降沉浮的特性,调节人体出现的升降沉浮的紊乱,是中医本草治病的又一方式。辛能散,酸能收,苦能泻,甘能补,咸能软,另外还有淡味能渗湿。
这六种味道所起到的作用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对人体能起到兴奋、增强作用掘越二郎,如辛味的发散、甘味的补益、淡味的渗湿等,这类药体现出来的特性就是升浮;另一类对人体能起到抑制、减弱作用,如酸味的收敛、苦味的泻火以及咸味的泻下软坚等,这类药体现出来的特性就是沉降。
具有升浮特性的药物对人体的作用其有向上、向外的趋向性。所以能起到提升阳气、发表散寒、催吐等作用;而具有沉降特性的药物对人体的作用具有向下、向内的趋向性,所以能起到潜阳降逆、镇惊泻火、渗湿利尿、泻下通便等作用。
本草的四气、五味与人体的偏性相遇,就会产生中合,克服了人体的偏性,使人体恢复了正常,这就是李时珍所说的“酸咸无升,辛甘无降,寒无浮,热无沉”。
另外药物的质地不同特性也不同,质地轻的药物(如植物的花、叶)往往具有升浮的特性,而质地重的药物(如矿物类,甲壳类,果实)往往具有沉降的特性。
药物的这个轻浮重降的特性,对临床用药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比如说治疗头面、肌表、上焦等部位的疾病,就需要选择质地轻扬的药物,利用它升浮的特性,使药物能上趋外达,以发挥良好的作用。
中医有句话叫“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指的就是这个意思。再比如治疗腰腹、下肢、下焦等部位的疾病,就需要选择质地重坠的药物,利用它沉降的特性使药物能下沉潜镇洛城三兄弟,以发挥应有的作用。中医有句话叫“治下焦如权(秤陀),非重不沉”,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艾无疆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强烈推荐:以中医理论和艾灸疗法调理人体健康,为大家提供专业的养生知识和艾灸方法,一起关注健康!艾灸一学就会。
九花十木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五星推荐:花与木:代表着自然与安全的“草药学”,代表着纯净的植物能量,更代表着蓬勃生机……
9与10:代表着数字,代表着“植物炼金”萃取技术,代表着四季繁花似锦……
想学习更多详尽的艾灸知识?
和专业医生线上一对一实时沟通交流?
结识更多的艾灸爱好者?
就来听九花十木公益微课
↓↓↓
免费听课 扫下方二维码报名
中医大讲堂
《艾灸知识大全》
免费听课
推荐您阅读更多有关于“”的文章
上一篇:
马来西亚语翻译东西方文明的差异-梅落轩
下一篇:
雅诗兰黛唇膏东南海C区第4周物业服务周报(2018.01.212018.01.27)-东南海C区物业服务中心
文章归档
2020年11月 (50)
2020年10月 (310)
2020年9月 (300)
2020年8月 (310)
2020年7月 (310)
2020年6月 (290)
2020年5月 (310)
2020年4月 (300)
2020年3月 (310)
2020年2月 (290)
2020年1月 (310)
2019年12月 (310)
2019年11月 (190)
2019年10月 (240)
2019年9月 (290)
2019年8月 (227)
2019年7月 (99)
2019年6月 (90)
2019年5月 (106)
2019年4月 (1607)
2019年3月 (2205)
2019年2月 (359)
2019年1月 (378)
2018年12月 (205)
2018年11月 (305)
2018年10月 (313)
2018年9月 (299)
2018年8月 (298)
2018年7月 (308)
2018年6月 (298)
2018年5月 (309)
2018年4月 (309)
2018年3月 (320)
2018年2月 (285)
2018年1月 (304)
2017年12月 (319)
2017年11月 (300)
2017年10月 (316)
2017年9月 (310)
2017年8月 (310)
2017年7月 (153)
2017年6月 (80)
2017年5月 (106)
2017年4月 (90)
2017年3月 (100)
2017年2月 (81)
2017年1月 (95)
2016年12月 (89)
2016年11月 (83)
2016年10月 (105)
2016年9月 (87)
2016年8月 (84)
2016年7月 (97)
2016年6月 (87)
2016年5月 (92)
2016年4月 (93)
2016年3月 (96)
2016年2月 (90)
2016年1月 (109)
2015年12月 (105)
2015年11月 (93)
2015年10月 (104)
2015年9月 (94)
2015年8月 (93)
2015年7月 (100)
2015年6月 (78)
2015年5月 (93)
2015年4月 (86)
2015年3月 (98)
2015年2月 (83)
2015年1月 (95)
2014年12月 (96)
2014年11月 (82)
2014年10月 (107)
2014年9月 (88)
2014年8月 (85)
2014年7月 (92)
2014年6月 (84)
2014年5月 (101)
2014年4月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