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全部文章 / 正文

张煜枫传承中华文化,让湖里非遗活起来、传下去、走更远!-厦门市湖里区文化馆

时间:2019年03月26日 | 作者 : admin | 分类 : 全部文章 | 浏览: 113次

张煜枫传承中华文化,让湖里非遗活起来、传下去、走更远!-厦门市湖里区文化馆

张煜枫
作为民族的瑰宝
非遗文化拥有独特的人文价值及文化底蕴
保护好非遗文化
不仅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复兴和发展
更是一种文化自信的体现
秉承着这样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我区长期致力于非遗文化的保护工作
不断推动湖里文化事业的发展
自2015年12月1日《厦门市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办法》施行以来,湖里区的文化生态保护工作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注重生态、统筹兼顾、共同保护”的原则,在区委和区政府的领导、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民众的热情参与下,湖里区非遗保护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和一定成效。

目前,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位于我区的共有13个,其中国家级项目2个,省级项目3个,市级项目6个,区级项目3个。列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名录的共13人,其中省级4人,市级4人,区级5人。
据了解,各非遗项目先后设立了漆宝斋漆艺、高殿宋江阵、惠和影雕技艺等7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中心。传习中心旨在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使非遗项目在一定范围的群体中得到传播和传承,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活”起来。
我区的非遗瑰宝究竟有哪些呢?
它们又有什么独特魅力呢?
跟着湖里君去了解一下吧!

1厦门闽南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国家级项目)
国家级保护单位:湖里闽南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传习中心

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以“皇宫起”宫殿式大厝民居住宅类型为典型,建筑规模宏大,造型典雅优美,装饰华丽,色彩鲜艳,细部装饰精细巧妙,是现今闽南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出色代表。现存留的闽南传统民居是闽台血脉相连的见证,更是台胞、侨胞认祖归宗的思乡情结的精神纽带,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科学、经济价值。
2南音(国家级项目)
湖里传习活动点:湖里区金尚南音社

金尚南音协会是由2009年8月成立的金尚社区南音社发展起来的,协会本着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福建南音,在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开展活动,活跃社区文化生活,同时参加了省、市、区各级南音比赛、演出,八年多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曾获2012首届全国网络春晚十大表演人物奖2人、2017年省级二等奖1个、市级南音比赛团体组织奖2个,优秀创作奖2个,三等奖5次,演出奖6次,儿童组2等奖1个;区级曲艺比赛优秀创作奖1个,2等奖2个,优秀奖1个。
3答嘴鼓(国家级项目)
区级保护单位:湖里区高殿社区答嘴鼓传习中心

答嘴鼓流行于厦门市及闽南其他地区和台湾省,是一种喜剧性的汉族说唱艺术。亦名触嘴古、拍嘴鼓或答嘴歌。答嘴鼓是二人对口争辩的形式,近似北方的对口相声,但又不尽相同。它的对白是严格押韵的韵语,语言节奏很强,注重情节的展示与人物的刻画,以韵语对话为形式,以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闽南方言来构成笑料,以表达一定的主题。
4闽台送王船习俗(国家级项目)
湖里区传习活动点:钟宅社区

“送王船”,也称“烧王船”、“祭王船”、“贡王”等,俗称“做好事”。它是一种消灾祈安的祭典醮会,是闽台沿海村落的民俗活动。它源于古代航海者为“禳人船之灾”而放小舟、彩船的习俗,后与王爷信仰和道教科仪“海醮”结合起来,逐渐演化有戏剧表演性的送王船仪式,并通过王船漂流、移民迁徙、请香分炉等方式广泛传播台湾各地。闽台送王船体现了闽南人敬畏海洋、珍爱生命,关爱弱势、化怨为和,匡扶正义的思想性格特征。
5惠和影雕技艺(省级项目)
省级保护单位:厦门惠和腾飞石业有限公司

影雕,也称惠雕,是从闽南传统石艺发展而来的一门新工艺。影雕的工艺和苏州的刺绣又有类似之处,通常有人把它类比为石头上绣花。从传统石雕技艺,发展成为影雕技艺,惠和影雕技艺被誉为“中华一绝”。
6仙岳山福德信俗(省级项目)
省级保护单位:厦门市湖里区塘边社区

仙岳山土地公庙历史悠久。始建于宋,俗称“岩仔内土地公宫”,为塘边及四周百姓所立。仙岳山土地公庙采用闽南特有的木石构建和古大厝营造工艺,拥有许多传承悠久的祭拜仪式活动,请戏谢神已成为保护闽南非物质文化教育遗产的重要平台。仙岳山土地公庙及其信仰信俗活动是湖里区民间文化一张闪亮的名片,是大批海内外信众经常参拜的民间信仰场所,是广受海内外游客流连忘返的名胜。
7宋江阵(省级项目)
市级保护单位:厦门市湖里区新湖宋江阵传习中心

据村里老人回忆,明清时期湖山宋江阵在闽南一带就已闻名遐迩,一直盛行至上世纪50年代。2006年在湖里区和殿前街道领导的鼓励支持下,高殿武术馆馆长陈仁忠先后拜访请教原宋江阵拳师陈世文(笃志)、陈青年、陈文彬及村里老人陈厚德、陈炳行等老人及部分原宋江阵拳师后人,通过回忆,言传身教,2007年春节,偃旗息鼓近半个世纪的湖山宋江阵又再次呈现在人们的面前。如今,湖山宋江阵的队员已由2006年的40多人发展到80多人。
8厦门酱油古法酿造技艺(省级项目)
市级保护单位:厦门汉记食品有限公司

厦门酱油古法酿造技艺历史源远流长,从十九世纪中期开始至今历经150余年。厦门酱油古法酿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林龙眼老人是厦门酱油古法酿造技艺唯一健在的老前辈,在厦门酱油业界享有很高声誉。厦门老字号淘化大同和古龙罐头厂都留下了林龙眼老人的足迹。
9齐安堂民间传统医药(市级项目)
市级保护单位:厦门市湖里区齐安药房

道光二十六年(即公元1846年),“齐安堂”由胡印川(印川公 1803—1861年)辟祖屋永盛楼而创,设址福建永定忠坑(今永定县下洋镇中川村)。“齐安堂”相传至今,几经风雨沧桑。如今,在“齐安堂”第七代传人胡明越的治理下,“齐安”药房成为了一个拥有几家分店、规模较大的现代化医药连锁机构。国家卫生部副部长和国务院体改委主任先后到“齐安”调研,并亲笔题词,给予了高度评价。
10漆宝斋漆艺(市级项目)
市级保护单位:厦门优必德工贸有限公司

漆线雕是闽南地区的传统工艺,饮誉近三百年。优必德沈氏漆线雕传人沈锦丽经历20多年苦心钻研,遍访八闽各匠,于继承中创新,秉承传统艺术精华,结合现代科技成果,继承开创出独特的系列漆线雕种类。优必德公司于1997年创办以来,其产品获得多项目国家级金奖,被誉为“中国艺宝”,成为“礼仪之邦”之形象大使。
11开厦上柱国祠陈氏祭祖习俗(市级项目)
市级保护单位:厦门姓氏源流研究会颖川文化分会
“上柱国祠文化研究会”于2012年成立,研究会职责是指导、组织这一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活动。研究会每年4月10日组织海峡两岸陈氏宗亲,举行清明扫墓、谒祖活动;每年家历七月十二日隆重举行两岸宗亲祭祀陈氏开厦祖先,祭礼依照古礼进行,传承这非遗习俗;每年数次接待台湾、南洋宗亲谒祖,提供他们寻亲必要的资料。
12腾派蝶画技艺(市级项目)
市级保护单位:厦门湖里区文化馆

滕派蝶画历经唐、宋、元、明、清一千多年,一直为最高统治者的宫廷画派,经历历史迁徙磨难终于传承至今。滕派蝶画以中国传统书画工具毛笔为主,又有纯金、纯银、各种名贵的宝石等用以粉色,檀、沉、芸、降香等五种珍贵物品为颜料,作画成本极为之高。现今滕派蝶画已经传至第十八代,其传人很好的继承了滕派蝶画的衣钵并发扬光大。
13福建古船模制作技艺(区级项目)
区级保护单位:湖里街道办事处

湖里街道在东渡社区创建了“海丝”古船模科技文化交流中心暨湖里街道青少年科学工作室,一个展示舟船文化、传承历史造船工艺的场馆。旨在传播中国源远流长的造船工艺、船舶文化,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继承发扬传统科技、文化知识。
14王船制作技艺(区级项目)
区级保护单位:湖里区送王船造王船技艺传习中心

钟宅畲族社区是厦门市唯一的少数民族社区,拥有600年的悠久历史,送王船是畲族传统的民间习俗,传统木造王船,传承古意,结合了造船技艺与彩绘艺术,用色丰富,其技巧、彩绘题材与构图都有明显的特色,可说是精致的畲族民间艺术。送王船仪式是大陆同海外华人华侨、台湾同胞民间文化交流的纽带。它发挥着联系海内外亲人情谊,增进共识,促进民间文化交流的社会功能。

近年来,我区积极发掘、利用非遗项目的人文底蕴和价值,将其转化为可供物质、精神消费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让保护成果惠及民众。此外,我区注重传承与培育,积极推动非物质文化进校园、进社区,通过活动,增强青少年对非遗文化的兴趣与保护意识,鼓励他们在生活中弘扬、在实践中振兴非遗文化。

▲“守护非遗·传承实践”暨湖里区第六届外来员工子女艺术夏令营
▼金尚中学的小记者团体验学习湖里非遗
保护文化遗产
传承华夏精神
让我们一起加油!


编辑:洪艳艳
图文来源:湖里区文体出版旅游局

推荐您阅读更多有关于“”的文章

文章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