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全部文章 / 正文

平谷人才【视频】中国管理者学习德鲁克的意义是什么?-正德知行

时间:2019年08月19日 | 作者 : admin | 分类 : 全部文章 | 浏览: 439次

【视频】中国管理者学习德鲁克的意义是什么?-正德知行

学德鲁克管理经典,打造核心管理团队!

来源 |德鲁克管理学院(ID:Drucker_Academy)
彼得·德鲁克说,管理是一门真正的博雅艺术。然而,德鲁克心中的管理,可能与很多人所理解的大不相同。学习德鲁克,最重要的就是理解背后的原理。只有这样,才能不浪费你那些深藏心底的宝贵善意和与生俱来的创造力。
1999年7月,我拜访了彼得·德鲁克先生,向他提出办一个管理培训机构的想法。德鲁克说,你在做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霹雳剑踪。他对我说:
中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关键就是人才问题。是什么人才问题呢?是管理人才。别的东西,你都可以进口,资金、设备等等;但是,只有人才,你无法靠引进。而且,最重要的是,管理一定要在当地的文化中才能发芽生根。平谷人才
比如说日本,它的职业经理人和欧美的职业经理人就完全不同。虽然他们都在做管理,但是管理一定要能适应自己的文化,才有接受度。
所以,你们必须培养自己的人,这是躲不过去的,而且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只有中国人才能建设中国。
1
管理的本质:激发善意和潜能
美国克莱蒙特大学,以德鲁克的名字来命名该校的管理研究生院。在命名仪式上,德鲁克谈了他对管理学的看法以及这个学科的研究对象。由这点出发,他谈到了管理行为背后的价值观、信念和承诺。
德鲁克说,管理是一门真正的博雅艺术(Liberal Art)。管理的对象是谁呢?
是人类的工作社群。
从表面看,管理的目的是工作的成效,但是工作是由人从事的,所以,管理者不能不与人打交道。
管理者天天都要面对既可爱而又不完美的人,面对人性中的善和恶,人的潜能、长处和人的弱点。任何有经验的管理者都会明白这一点。
管理的本质,其实就是激发和释放每一个人的善意。对别人的同情,愿意为别人服务,这是一种善意;愿意帮人家改善生存环境、工作环境,也是一种善意。
管理者要做的是激发和释放人本身固有的潜能,创造价值,为他人谋福祉。这就是管理的本质。
但是,很多人把管理当成一种工具,认为管理是用来操控的,因为它的目标是要让工作有结果,就必须操纵控制工作者的行为。这一条,是德鲁克坚决不同意的。
在他的著作中,对“胡萝卜加大棒”有很精辟的分析。胡萝卜是利诱,大棒是威胁,两者都是在利用人的弱点,即人性中的贪婪和恐惧,去操控工作者,这与管理的本质背道而驰。
而事实上,“胡萝卜加大棒”的策略,被全世界的管理者很普遍地接受,但是它的效果却是越来越差了。
在发达国家中,它甚至对体力工作者也不起作用了,而对知识工作者来说,它在任何地方都不起作用。管理人员已没有大棒可用,而胡萝卜作为刺激的作用也愈来愈小。
德鲁克本来是一位政治学和法学的学者,后来又成为经济学家,听过熊彼得、凯恩斯的课。那时候,在学术领域,还没有管理学。
德鲁克经历过一战、二战,感受到战争带来的伤害,对生命和财产的毁灭,对知识精英的毁灭,对文化的毁灭。出于对人类天然的同情心,德鲁克觉得这些都可以避免。
用什么办法避免呢?
二战爆发前,他移民到美国,看到一个新的社会现象:美国出现了很多大企业,它们提供就业机会,吸引很多人从乡村跑到城市,进入到工厂这样一个新社区。而每一个进入企业的人,都可能自由发挥自己的能力,承担责任。
那么,是什么决定一个企业有没有成效,能不能给人这种自由和责任呢?答案就是管理!于是德鲁克开始研究管理了。
那个时候,管理还谈不上到学问的地位,也没有成为一门学科。一位学者跑到企业去研究管理,也是被认为不务正业,而且是自毁前程的。
德鲁克的导师替他惋惜说,你这么一个有才华的人,怎么去研究这些摆不到台面的东西呢?你在经济学、政治学已经崭露头角,本来可以很有前途。但是,德鲁克去研究、建立管理学的出发点,不是为了个人的成就,而是为了解决带来痛苦的社会问题。

2
企业的目的:创造顾客
商学院都有课程教“战略”,它们的战略从哪里开始呢?它们的战略是假设企业的目的已经有了,现在的任务该如何去达成。
德鲁克也讲战略,他有一本书《成果管理》是讲战略的。德鲁克的战略是从目的出发的,他首先要企业界定目的。
这很有意思,黄天戈因为企业并不是一个人组成的。企业的目的,究竟是企业主的目的,还是企业管理者的目的,还是企业员工的目的呢?企业主的目的可能是为了赚钱,企业员工的目的可能是为了有一份工作血族传说小说,管理者的目的可能是为了晋升。
但是,企业存在的目的,不是为了让你们有事干,让你们有钱赚陶天月。就像学校的目的不是让老师有书教,医院的目的不是让医生有个地方去执业。学校的存在是为了学生,医院的存在是为了病人。
那企业呢?企业是为了那些需求者,为了那些客户。因为社会上有一部分人可能有某种需求没被满足,于是有企业看到这个市场空白,看到这个薄弱环节。企业就会去设计一种产品、一种服务,来满足这个需求。有需求的这部分人一看,这个东西对我有用,以前没有帝锦电视剧,现在有了,你要多少钱,我愿意买。
所以,归根到底,企业的目的是什么?
企业的目的就是:
创造顾客,或者更明确地说,创造顾客要的价值。
请注意,德鲁克说的不是满足顾客,而是创造顾客。企业要开发出新的客户,创造顾客。
德鲁克一直都在讲,企业的目的在外而不在内。如果我们用一个比较“高大上”的词,就是说企业本质上是“利他”的,本质上就是要承担社会责任的。这并不是说,企业赚了钱之后捐一些出去承担社会责任,而是说:
企业存在的本身就是在承担一种社会责任钜宝盆,因为你创造了顾客,生产出产品和服务就是在承担社会责任。赚钱只是你为顾客创造价值之后的一个副产品,它是结果而不是目的。

3
管理:是使人生有意义
企业要生存,也一定要有经济上的回报,要有利润,有资本再投入。但是,你如果真的只是为了钱而去做,有可能赚到钱,但是很可能没有创造价值。
比如索罗斯,他有很多聪明智慧,发展出很多投机的工具,还写了一本书《金融炼金术》。
但是索罗斯创造价值了吗?我认为没有菲尔柯林斯,他只是把别人创造出的财富,用财务技巧转移到自己的口袋里。他的企业可能赚到钱了,但它没有创造出价值,违背了企业的目的,它只能生存一段时间。
德鲁克的管理学最根本的地方就在这里,他不是教你如何生存和发财,不是教你怎么成为一个著名的、引人注目的、有社会地位的成功者和企业家东方朔救乳母,他是教你如何通过工作让人生富有意义。
这个有意义的根本,一定在于为他人创造了价值,为他人创造了福利。
所以,我说管理学不是成功学,也不是生存学,管理学当然也追求成功,但是它追求的是有意义的成功,创造价值的成功,为别人带来好处的成功,这是完全不一样的。
现在,中国流行的观点是误以为管理学就是成功学,大家追捧的都是成功的企业家。只要企业家成功了,大家就觉得他的所作所为一定是值得仿效的,要学管理就得从他们那里学。
我不是说成功者都不值得学,我是说要研究成功者的行为,这个成功者有可能创造了价值,但是也有可能他的某些行为是破坏和转移价值的。
在现实社会中,有很多成功者,他们的有些行为符合我们说的创造价值,给社会带来好处,推动社会进步;但另一些行为破坏了价值,和他们的正面行为是冲突的,他们有很多不一致的地方。
今天可能这么做,明天可能那么做。在这种环境下这么做,在另一种环境下可能就背离了原来的宗旨。如果企业家处在这种状态下,那么他们对社会就会既有贡献,也有破坏,既教人学好,也教人学坏。
企业家不是完人或圣人,好的企业家会反省和努力去消除这种负面的社会影响,逐渐做到既创造顾客价值,又能减少自相矛盾的行为,或者说一以贯之。
当我们称赞某位企业家时,称赞的是他创造价值的行为,不代表他沒有错失,反之当我们批评某企业家时,批评的也是具体行为,并不否定他创造的价值,应避免陷入非黑即白、成王败寇的认知误区。

4
领导力:就是提升人的境界
德鲁克是怎么界定领导力的?德鲁克说,领导力就是:
把一个人的视野提到更高的境界,把一个人的成就提到更高的标准,锤炼其人格,使之超越通常的局限;然后才能把一个人的潜力、持续的创新力开发出来,让他做自己以前想都不敢想的那种成就。
领导者本身的定义是有人跟随你,你就是领导,更重要的是你把人领导到什么方向上。
所以,作为一个领导者,没有选择,要么是领导,要么是误导。
很多所谓伟大的领导者,其实都是误导型的领导者,而不是领导型的领导者。领导力不是中性的,不是越多人跟随你,你越能忽悠人,你就越成功。
比如说到市场营销,你要说历史上最成功的市场营销者,恐怕是希特勒和他的宣传部长戈培尔异世流云。那个时候他们不但忽悠了全德国人,甚至忽悠了差不多全世界的人。
在发动战争之前,不少西方国家的人都觉得希特勒带来希望,没能看到希特勒的本质,这就是“成功”的营销。“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是真理”,这是戈培尔的名言,今天仍然还有不少人相信这一条…
企业家和领导者们应该想一想,在你做生意、做经营和管理的过程中,你是在提升自己和你追随者的境界呢,还是在让他们堕落呢?这就是德鲁克的管理学所坚持的,背后与众不同的东西,他称作“价值观、信念和承诺”。
德鲁克说,这些东西是骗不了人的,就好像一个人正不正直,这是骗不了人的。
企业家和领导者的任何管理行为,一举手一投足,都受到价值观的支配。为什么选择做这件事,不做那件事?为什么选择这么做,不那么做?为什么选择用这个人壶关吧,不用那个人?为什么选择跟这个人合作,不跟那个人合作?为什么选择这种绩效评估标准?为什么提倡这个方向?
这些行为的背后都有价值观和信念,决定了是让人提升还是让人堕落,包括他自己。所以这个东西是骗不了人的。
说到价值观,一般人都认为价值观这个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实际上,企业的目的也好,领导力也好,营销也罢,它后边都有看不见的价值观在起作用。

5
价值观、信念和承诺
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Management By Objective and Self Control),这是德鲁克设计出来的著名工具:
用建立目标和在实现目标中通过自我控制的方式来实行管理。
如果把个人的价值观、长处、想要达到的目的,和组织对社会的承诺、对顾客的承诺、想要达成的目标能统一起来,尽可能让它们一致。
如果你能做到这样,个人的潜力就能发挥出来,个人得到成就,同时组织实现了它的市场目标,创造了社会价值,发挥了社会功能。
如果每一位管理者,能很透彻地理解每一个管理工具、管理方法、管理行为和管理决策背后的这些原理,那么管理者的行为就会越来越趋于一致,不会自相矛盾。他们就会成为一个自觉的、带来正能量的、给社会带来进步的成功企业家。
否则你可能暂时取得一些成功,但是这些成功背后,其实给社会带来了破坏。
我觉得对于企业家、领导者和管理者来说,学习德鲁克,最重要的就是理解背后的原理。只有这样,才能不浪费你那些深藏心底的宝贵善意、与生俱来的创造潜力,也不会浪费你的那些追随者的善意和潜力。
如果要达到这个目的,企业家需要学习理论,需要穷根究底,需要永远有一把尺子建立自己的坐标系,这就是价值观、信念和承诺。
管理者必须永远有清醒的头脑,不断反省自己,检讨自己,才能够接近文明人追求真理的境界。
其实,不光是管理学,任何学问都是这样,到了最后,你才能探索到一个东西,那个东西是高于我们人类的,我们人类必须服从、必须尊敬。
在宗教里,他们把它叫做宗教信仰。在中国,儒家没有宗教信仰,但也有自己的伦理道德观,把它作为自己做人的准则。
我认为患难见知交,德鲁克的管理学也提供了这样一扇窗口和通道,德鲁克的管理学是最接近我们企业家行为和职业生涯的,每个管理者每天都要忙着处理很多事情,做这些事情有工具、有方法。
当你走进德鲁克管理学的门里边,会发现背后通向的是终极真理曾世杰,通向的是信仰,是正念!
我觉得这是德鲁克管理学对我们现在中国市场、中国社会、中国企业家和管理者以及中国的知识工作者最大的意义和价值。



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 对世人有卓越贡献及深远影响,被尊为“大师中的大师”罗蓝山。德鲁克以他建立于广泛实践基础之上的30余部著作,奠定了其现代管理学开创者的地位,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
德鲁克认为:经理人是企业中最昂贵的资源,而且也是折旧最快、最需要经常补充的一种资源。建立一支管理队伍需要多年的时间和极大的投入马千珊,但彻底搞垮它可能不用费多大劲儿。21世纪,经理人的人数必将不断增加;培养一位经理人所需的投资也必将不断增加。与此同时,企业对其经理人的要求也将不断提高。
企业的目标能否达到,取决于经理人管理的好坏,也取决于如何管理经理人。而且,企业对其员工的管理如何,对其工作的管理如何,主要也取决于经理人的管理及如何管理经理人。企业员工的态度所反映的,首先是其管理层的态度。企业员工的态度,正是管理层的能力与结构的一面镜子。员工的工作是否有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被管理的方式。
德鲁克致中国管理者:
德鲁克曾对德鲁克管理学院创办人邵明路说,无论是中国的工商业、通讯和交通行业,还是政府和教育机构,以及医院都急需大批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遍地金刚。发展中国家可以很容易地得到国外的技术,也容易吸引外资。但是,技术和资本仅仅是工具而已。它们必须通过有能力的管理者才能发挥作用和功效。
而中国发展的核心问题,是要培养一批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他们应该懂得如何管理,知道如何去领导企业并促进它的发展,也知道如何去激励员工和让他们的工作卓有成效。
管理者不同于技术和资本,不可能依赖进口。即便引进管理者也只是权宜之计,而且引进的人数也将是寥寥无几。他们应该是中国自己培养的管理者,熟悉并了解自己的国家和人民,并深深植根于中国的文化、社会和环境当中。
迅速培养称职的管理人才和创业者,使他们能与世界顶级强手竞争,显然是中国最需要的,也是中国社会与经济取得成功的关键。

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1909.11.19~2005.11.11),现代管理学之父,其著作影响了数代追求创新以及最佳管理实践的学者和企业家们,各类商业管理课程也都深受彼得·德鲁克思想的影响。
彼得·德鲁克1909年生于维也纳,祖籍为荷兰,后移居美国。德鲁克从小生长在富裕的文化环境之中,其1979年所著的自传体小说《旁观者》对其成长历程作了详细而生动的描述。2005年11月11日,德鲁克在美国加州克莱蒙特家中逝世,享年95岁。
德鲁克的11个“第一”
南加州大学管理学教授奥图尔(O'Toole)认为,德鲁克是:
·第一个将最高管理者的角色定义为公司文化的维护人的人幻世梵天。
·第一个倡导监督、置业计划和管理人员发展作为高级管理层的任务的人。
·第一个指出企业的成功以首席执行官所表现的眼光为转移的人。
·第一个指出企业的结构取决于企业的战略的人。
·第一个建议削减最高与最低管理者之间层级的人。
·第一个主张成功来自于坚持一些最基本的原则的人。
·第一个提出组织的主要目的是创造消费的人。
·第一个提出企业的成功归功于对新产品的消费者和营销的敏感性的人。
·第一个建议以质量作为衡量生产效率的标准的人。
·第一个描述了即将来临的知识型工作者的特点的人。
·第一个指出后工业时代将需要新的管理方法的人。

推荐您阅读更多有关于“”的文章

文章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