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menu
首页
全部文章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全部文章
/ 正文
风行下载电影两次中日战争中泛爱国主义的副作用与负作用-台海云观察
时间:2015年10月02日 | 作者 : admin | 分类 :
全部文章
| 浏览: 405次
两次中日战争中泛爱国主义的副作用与负作用-台海云观察
关注本公众号请点击上方蓝色字。
点击右上分享到:QQ空间朋友圈
萧功秦,湖南衡阳市人。历史学者、政治学者,中国新权威主义现代化理论的主要代表学者,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复旦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政治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文根据其演讲记录整理。
泛爱国主义是一个世纪来在中国影响极大的政治思潮。其表现为:强烈的爱国激情,心理焦灼,对外部世界信息的封闭视野,虚骄的大言,高调叫战。
甲午战争以来,危机压力下的士绅精英与民众,表现出泛道德主义色彩的高调性与激进性。这些特点不但在清末民初,而且在北伐以后,都以不同的形式强烈而鲜明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政治生活与历史选择。
甲午战争前后,清末的清流党人“无论曲直强弱,胜负存亡,但一不主战,天下共罪之。”(唐才常语)。清流党人所代表的泛爱国主义,并不考虑敌我双方力量的强弱比较,也不考虑这场战争是否能取得胜利,而是根据正义、道德的信条来确定。
在他们看来,只有勇于迎战,才是爱国,才是忠于民族大义,否则就是投降主义。至于战争是否有足够的准备,能否有胜算的可能,是次要问题。而道德、忠于民族大义,才是首要问题,根本问题。
中法战争中的张佩纶、甲午战争中的翁同龢主战的大言高论,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可泛道德泛爱国主义立场,并在朝野士大夫中取得了绝对的话语优势。
庞晓杰
然而,在当时中国,从总体上看,却缺乏与日本决战的实际军事能力。洋务派的军事现代化效果很差,虽然海军吨位与日本相比似乎差距并不大,但实际军事训练水平,指挥水平,综合素质与实战能力与日本相差甚远。
战前,李鸿章意识到中国军费不足,人才不够,还不足以言战。他预感前景很不乐观,因此力主议和,但受到大言高论的清流派的强烈攻击。在清流思潮占据话语霸权的气氛下,朝野官绅大多数主战,谁不主战,就有被朝野视为名教罪人的危险,李鸿章在朝中孤掌难鸣。
从军事理性的角度与从长远民族利益角度来看,在中日军事力量对比已经十分不利于中国的情况下,忍辱负重,暂时避战,卧薪尝胆,以积极争取时间,应该更符合中国的利益。然而,在当时充满高调虚骄的舆论气氛下傲风书包网,这种选择已经完全不可能。
连慈禧太后也在这种泛爱国主义的话语压力下,开始担心自己的统治失去道义合法性。她从主和到主战的态度转变,就与这种话语压力有关。在甲午战争以后,西太后曾告诉刘坤一,她之所以主战,就是因为害怕言官说她“抑制皇上不敢主战,史书书之,何以对天下后世?”
众所周知,甲午海战造成的直接后果是:中国赔了2亿多两库平银,相当于40亿美金,这个数字相当于日本4年财政收入的总和燕尾定理。日本借此巨款,一变而为东亚强国。而中国却从此陷入由贫而弱,由弱而贫的恶性循环。此后,庚子事变后中国对日赔款,两场战争赔款总计达90亿美元,中国财政状况从此雪上加霜阳西吧,一落千丈。
战后,朝鲜成为日本的保护国,并在1910年正式被日本吞并。中国不但失去了朝鲜这一屏障,而且,朝鲜从此成为日本对华侵略最便捷的跳板避水金睛兽。中日之间形成“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马太效应。
甲午战争是大清王朝走向衰亡的转折点。如果按照李鸿章等务实派的立场坚持谈判,历史将做怎样的改写?
日本人中相当一部分,在此前曾认为中国与日本同处于受西方势力步步进逼的地位,两国有共同的命运而且唇齿相依,希望同中国团结合作,共同抵御西方各国。然而,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失败之惨,连日本人也想不到,日本强硬派在对华侵略所获大利中尝到了甜头,备受鼓舞。
在日本强硬派看来,既然中国是如此不堪一击,那么,在这样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里,不如根据国际通行的“丛林法则”,把中国当作瓜分对象。中国在日本人眼中,从值得崇敬的同文同种的文化母国,一变而为可供扑食的“技穷的黔驴”龙神少年,这种观念的大转变,风行下载电影就起始于是甲午战争。
从此,日本国内充满对华侵略的好战气氛,日本广大国民对华态度也发生重大逆转,此后的日本成为20世纪中国最危险的敌国。
甲午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对中国的态度也发生重大变化,从1894年到1900年这6年张双喜捉妖,连西方人也认为是中外关系发生重大转折的关键时期。
此前,在天津条件之后,欧美国家基本上还是把中国作为外交上的“正常”国家对待,试图通过通商贸易来实现本国的商业利益。
然而,甲午战争以后,西方与日本一样,突然发现中国竟是如此无能,继续把中国当作“正常国家”实在太不值得了。既然日本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如此优厚的战争赔款,何不步其后尘呢?这其中,德国与俄国表现尤其亢奋。
1928年国民党完成北伐,当时相当一部分国人产生错觉,认为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如今又基本实现了国家的统一,该我们扬眉吐气了。全国上下可以说充满了对日本侵略野心的同仇敌忾的民族主义,“咱们中国人每人吐一口水都得把小日本淹死!”
对于新生的国民党政权来说,亢奋高调的泛爱国主义槟城鬼王,无疑是“民气可用”,政府可以把它作为巩固自身权威合法性的重要精神资源。民间力量与国民政府的力量两者相互激荡。但国家实力却不能与之相应发展。
国民政府统一之初的“革命外交”申张了中国主权。在短时间内单方面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包括关税自主,收回海关,收回法权,并将进一步收回租界铁路及其他权利。
时任外交部长王正廷更是宣称:如不能在预定期间内解决上述主权问题,即使全世界与中国宣战,中国人也可应付并达到目的,“准备承担一切后果”。
1929年7月飙血哥,南京国民政府支持张学良强力收回苏联实际控制的中东铁路,引起中苏之战而致东北军惨败,苏军占领满洲里与海拉尔,中国在国际上的威望大损陈炳强,也间接引起日本军阀如法泡制侵略中国的野心新婚贺语,这可以说是滥用“革命外交”的一个典型例子。
中国积弱多年,国力还远没有真正强大起来,然而,由于中国是幅员大国,有“规模效应”,善唱高调者总会在民众中获得掌声,成为民族英雄与民族利益的坚定保卫者。王正廷本是反帝的“革命外交家”,由于在谈判中作出若干妥协,仍然被舆论斥为“卖国贼”。
然而王正廷以革命外交应对英法,却并没有遇到多大问题。由于英法在一战后国力走向衰落,而且远在欧洲,对于继续维持遥远中国的既得利益有点力所不逮,于是不得不对中国作出一些让步,这又进一步鼓舞了高调派的士气,期望能以同样的方式对日交涉。
1929年7月,日本强硬派政友会田中内阁辞职后,稳健派滨口雄幸组阁,外长由币原担任,币原外交主张不干涉中国内政,对中国现状抱同情态度,愿意放松日本对中国东北的军事支配,不采取前任的武力直接保护日本在华侨民的政策。
但是,在“革命外交”理念支配下的王正廷,却拒绝对日本文官稳健派作任何谈判上的让步刘天东。而此时日本相对开明的文官政府已经越来越受到主张对外扩张的强硬派政治势力的强大压力,日本执行币原对华协调政策的谈判代表佐分利贞男,在内外压力下自杀。
王正廷事后收到佐氏的极机密遗书,其中再三告诫王氏,如果中国不让步,必将引起日本舆论界反感,其最终结果必然是日本在强硬派主导下对华开战,这可能导致中日两国更大的不幸。
此时,日本极端民族主义正处于发酵时期,中国的革命外交,恰恰刺激了日本强硬派势力的进一步做大。
日本强硬派认为,日俄战争中,日本牺牲了10万人的生命,耗费了数十亿日元,好不容易从俄国虎口中为中国夺回东北,战后日本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权益与补偿,只得了南满铁路24年的租借权,而即便这样,还要被中国新政权以“革命外交”的方式单方面废止,“中国这种单方面宣布条约无效的民族主义举动,使日本在日俄战争后获得的满洲铁路,旅顺与大连,全部成了革命的对象”。
再加上张学良对在东北的大量日中民间悬案并无有效处理,中国的“革命外交”令日本文官政府的稳健派日渐失语。
而此时,日本强硬扩张派则不失时机地利用中国国内的高调民族主义大做文章,使日本国内的舆论越来越支持强硬派的对华态度,东北的9.18事件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爆发的。
张作霖被日本关东军激进分子暗杀后,在对日态度上表现得最激烈也最为高调的张学良安嘉璐,却在9.18事变发生后,不作任何抵抗,将军队退入关内,这又进一步刺激了军国主义强硬派得寸进尺的野心。
9.18后,国民政府方才意识到中国的弱势背景,逐渐放弃了“革命外交”时期的高调民族主义政策,当政者从现实利益与本身地位考虑,在态度上走向对日本立场的妥协与内敛。然而为时己晚,由高调的虚骄民族主义引发的灾难却刚刚开始。
在9.18到7.7抗战这一段之前,一些失意的政客继续显示其高调风格,中原大战后失败的冯玉祥就是这样一个典型人物。9.18后,冯玉祥清流式的大言高论虽然在军事上毫无价值,但却让他在民间赢得了“爱国将军”的美名尉俊东。
从抗日战争本身的角度看,蒋介石在没有达到最低准备基础的条件下,迫于强大的主战压力,仓促决定8.13松沪会战。
实际上,国民政府在此时连最低限度的作战准备都没有完成。此役的惨败,令中国军队在上海失去了三分之一的军事战斗力上原广美,从上海撤军到无锡的一路上,连原先用来作为第二道防线的军事设施的钥匙都找不到,从这样一些比比皆是的具体细节可以看出,中国国民政府进入战争是何等的仓促。
淞沪战败后,中国在此后8年再也没有恢复元气,直到美国太平洋战争的节节胜利,才使中国摆脱困境。中日之间的第二次战争对中国来说,可以用惨烈两字来概括。中国人是以血肉之躯来构筑自己新的长城,这句话再形象不过地表达了中国抗战的悲壮。
泛爱国主义的思维特点是泛道德主义。而泛道德主义,则是以道德伦理的标准来判断政治问题与军事问题,道德判断替代了军事政治判断,来决定战与不战。一有人主和,就是投降主义、汉奸卖国者,天下共诛之;凡主战者,就是道德模范、民族英雄。
这样的理念与主张,跟本民族的历史、政治文化与民族心理特点等主观因素有关。自秦汉以来,天朝帝国优越感就一直支配着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
泛道德泛爱国主义的最大力量在于激情,然而,道德激情却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情深意长简谱 ,它固然有利于从道德制高点来团结聚合人心,但另一方面,却不利于务实的理性思考,排斥理性功效判断基础上的合理的军事与政治选择,又很容易在大众中形成感召力并取得话语霸权。
泛道德泛爱国主义在战争年代,对于聚合人心,动员大众参与民族救亡运动,的确起到过一定的作用。但是,其在和平环境下的膨胀,却有着严重的消极作用乐至天气预报。
文章来源 公共号以常识消弭偏见 dlnmzdz
点滴关注,滴水成岩。
欢迎转发朋友圈,转发请注明出处。
鲁直│大时代的独立观察者
台海云观察
推荐您阅读更多有关于“”的文章
上一篇:
风光旖旎东家壁堂:手上的14条线可以反映这么多问题,千万不可错过-东北健康教育之家
下一篇:
mila个人生死个人了,个人业报个人消-五台山之家
文章归档
2020年11月 (50)
2020年10月 (310)
2020年9月 (300)
2020年8月 (310)
2020年7月 (310)
2020年6月 (290)
2020年5月 (310)
2020年4月 (300)
2020年3月 (310)
2020年2月 (290)
2020年1月 (310)
2019年12月 (310)
2019年11月 (190)
2019年10月 (240)
2019年9月 (290)
2019年8月 (227)
2019年7月 (99)
2019年6月 (90)
2019年5月 (106)
2019年4月 (1607)
2019年3月 (2205)
2019年2月 (359)
2019年1月 (378)
2018年12月 (205)
2018年11月 (305)
2018年10月 (313)
2018年9月 (299)
2018年8月 (298)
2018年7月 (308)
2018年6月 (298)
2018年5月 (309)
2018年4月 (309)
2018年3月 (320)
2018年2月 (285)
2018年1月 (304)
2017年12月 (319)
2017年11月 (300)
2017年10月 (316)
2017年9月 (310)
2017年8月 (310)
2017年7月 (153)
2017年6月 (80)
2017年5月 (106)
2017年4月 (90)
2017年3月 (100)
2017年2月 (81)
2017年1月 (95)
2016年12月 (89)
2016年11月 (83)
2016年10月 (105)
2016年9月 (87)
2016年8月 (84)
2016年7月 (97)
2016年6月 (87)
2016年5月 (92)
2016年4月 (93)
2016年3月 (96)
2016年2月 (90)
2016年1月 (109)
2015年12月 (105)
2015年11月 (93)
2015年10月 (104)
2015年9月 (94)
2015年8月 (93)
2015年7月 (100)
2015年6月 (78)
2015年5月 (93)
2015年4月 (86)
2015年3月 (98)
2015年2月 (83)
2015年1月 (95)
2014年12月 (96)
2014年11月 (82)
2014年10月 (107)
2014年9月 (88)
2014年8月 (85)
2014年7月 (92)
2014年6月 (84)
2014年5月 (101)
2014年4月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