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全部文章 / 正文

顺昌县东方红书友会一周好书分享汇总(12.912.14)-基之本常识

时间:2017年12月04日 | 作者 : admin | 分类 : 全部文章 | 浏览: 696次

东方红书友会一周好书分享汇总(12.912.14)-基之本常识
目录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
《战争论》
《乡土中国,生育制度》
《银行转型2025》
《选择卓越》
《西南联大行思录》
《我们的孩子》
2018.12.9《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by书友:李雪
这是一本关于灾难,人性和真情等复杂主题的书,以纪实文学的方式讲述了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史上最惨烈的白俄罗斯切尔诺贝利反应炉事故。这场灾难让一切生机盎然变成了尘土灰烬。
1986年4月26日,凌晨1点23分58秒,一连串爆炸震碎了切尔诺贝利核电厂存放燃料棒的四号反应炉,引发了大火并散发出大量高能辐射物质到大气层中,这次灾难所释放出的辐射线剂量是二战时期爆炸于广岛的原子弹的400倍以上。切尔诺贝利核事故被称作历史上最严重的核电事故,一夜之间成为了“被魔鬼接手的城市”,再无人烟。
白俄罗斯女作家S.A.阿列克谢耶维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采访了这场灾难中核反应堆救援人员的妻子、撤离者、安置者、科学家、医生、核电站工人、直升机驾驶员、难民等目击者和幸存者,看似平缓而直接地讲述了这场灾难给每个人的生命带来的影响,记录悲剧与伟大,伤痛与永恒,并以此获得了201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事实上,这场毁灭性灾难的背后,留下的更多是爱与精神的不朽,是人们敢于追求自我、追求生活和追求和平的勇气。
关于灾难。当灾难来临的时候,人们对灾难还没有充分的认识 ,书里经常提到的一个场景就是人们不停地问:“辐射在哪里?”“看到你站的地方了没,就在那里。”“难道到处都是?”是的,辐射到处都是,在水里,在空气里,在土壤里,爱的人成了一个辐射源,不能靠近他,看着相爱的人躺在床上,不能接近他 ,不能拥抱他,如果他死了,甚至不能按照正常的程序埋藏他,因为那已经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辐射源。阿列克谢耶维奇并没有直接地描述核反应堆事故究竟是一场怎样的巨大灾难,我们只知道,有些人的至亲变成了需要远远隔离的辐射源,那些象征着希望的新生儿大多都是畸形,乡间小路上飘扬的灰尘变成了让畜牧生瘟的辐射尘,路边的花草树木变成了连标本都不如的长埋地下的腐烂异物......灾难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留在心底的那份恐惧。
关于死亡。“年轻人会死,老人一定要死……一开始我等大家回来,我以为他们会回来,没人说自己打算离开,但是我现在只等待死亡。死亡不难,只是很可怕。”经历过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人,以一种近乎绝望的平淡面对死亡。死亡只是一种形式,无非早晚,但是消磨人意志的那些等待中的时光,才是真正痛苦的根源。等待中,亲眼目睹自己或者亲人的身体因核事故后遗症而出现各种变异;等待中,目睹身边色彩缤纷的世界逐渐退化成灰白的尘埃;等待中,慢慢将希望磨灭在通往城外的那条看似宽阔的大道上......
关于爱情。现代人的爱情,大多与物质相关。但是切尔诺贝利人在灾难中显现出来的,是高于形而上的真实和伟大。前去救火的消防人员和清理人员接受了上千琴伦的辐射,接触他们就等于接触核子反应炉。所以当他们由于辐射产生病变时很多医生和护士都不敢靠近他们,害怕自己受到辐射。一直都是他们的妻子在无微不至的照顾他们,而他们则是在不停地与死神抗争中艰难地度过一天又一天。她不顾自己也能受到辐射危害,想要亲自照料丈夫,她以为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但现实是,是她看着丈夫一点一点咳出自己的内脏,一点一点地死去,送走丈夫,她迎来辐射过量夭折的孩子,刚埋葬完丈夫,她又要埋葬自己的孩子,但生活还得继续。爱情开始于对生活生生不息的希望,却不会至于尘土下的永眠,超乎生死,只争朝夕。
活在当下,我们时常会因为眼前的事情焦虑,周期性的自我迷失,甚至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然而读完这本《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之后,你会世界上发现有一群人,他们活在灰霾的空间里,永远不知道是否会有明天,但还是鼓足勇气像平常人一样努力活着,喂马,劈柴,望着远方。这本书让我更加珍惜生命,更加珍惜身边每一件寻常的小事,珍惜活着的每一天。生命本不应浪费在矫情地忖度中,灾难也不会阻止美好本身。勇敢走花路吧,即使平凡,又有什么不好呢?
2018.12.10《战争论》——by书友:角主
大家好,今天跟大家分享一本经典名著——《战争论》,起初买这本书,大概是跟其他书凑单买的,也听说是经典,但是看书名就不太有兴趣,所以就放在那一直没读,后来没事翻了几页之后,感觉确实值得读,就认真的翻了翻。
首先,这本书被冠以很多头衔,比如,可与《孙子兵法》媲美的西方经典军事著述,震撼世界的经典著作 ,影响历史进程的100本书之一 等等。作者是德国的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被称为西方近代军事理论奠基者。
整体读下来确实能感觉到震撼力很强,不仅极为浓厚的哲学思维,对人性的深刻观察,还有非常实战性的指导。比如,军队的建设,战争中如何进攻宿那鬼,如何排兵布阵,如果防御等等都有非常详尽的论述。先摘抄一些经典语录供大家参考,有兴趣的大家可以自己买来读读哈。
1、战争是迫使敌人服从我们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战争是政治交往的一部分,政治是目的,战争是手段。
这句话可能是本书最广为流传的一段论述了,也是最精彩的一段。
2、恐惧来自于对身体的关注,勇气则是出于对精神生存的需要。
这句话当时看到简直想跪着读。
3、经验比一切哲理有价值得多。企图为军事艺术建立一套死板的理论,好象搭起一套脚手架那样保证指挥官到处都有依据,这是根本不可能的。战争理论主要是帮助指挥官确定思考的基本线索,而不应该像路标那样指出行动的具体道路。
在商业时代,我们崇尚甚至鼓吹创新,不再那么注重经验,其实日常生活中,经验比绝大多数理论都有价值,我理解的经验更多是对度的把握,而这个不是靠理论能学会的琼剧张文秀。
4、一方面,进攻要适可而止,进攻者必须掌握时机,量力而行。另一方面,进攻要以保存防御能力为限。进攻者应在自己尚能组织有力的防御、而对手的反攻力量尚未形成时,立即转入防御,这是进攻的顶点。如果超越进攻的顶点,会招致敌人比自己力量更强大的反击;如果过早地停止进攻,则会减少应该取得的胜利。
这又是一个关于度的论述。
5、坚持集中兵力各个歼灭的原则,以歼灭敌军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地方为主要目标。应该集中所有力量打击敌人整体所依赖的重心;同时我方军队要尽可能地集中行动。
这句话非常熟悉!记得在学习历史书上解放战争那一段时,我党的主导军事方针就是这个。
6、民心和民意在国家力量和军事力量中是一个重要因素,采用民众战争可以大大增强自己的力量。民众战争的烈火一旦燃烧起来,就会起到大部队所不能起到的作用。
据说毛主席熟读这本书,看来是真的。
7、刚强的人尽管在内心很激动,但他们的见解和信念却像在暴风雨中颠簸的船上的罗盘指针,仍能准确地指出方向。
这本书关于一些情感的论述极为到位,包括顽强,顽固,坚定等等。
8、我们再重复一下我们的论点:战争是一种暴力行为,而暴力的使用是没有限度的。
这句话太可怕。
全书类似这种非常有哲思的论述很多,力量感十足的一本书,故推荐给大家!
2018.12.11《乡土中国,生育制度》——by书友:稽经
最近拜读了费孝通的《乡土中国、生育制度》,之前对社会学内容的读物接触比较少,也比较敬畏这个领域,工作十年也为人父之后想尝试看看这方面的书打开些认知圈视角,作者提出差序格局、长老统治、双系抚育、单系偏重等观点启发了我的许多思考,收获颇丰!
读后感记录
原文:乡下人在马路上听见背后汽车连续地按喇叭,慌了手脚,东避也不是,西躲又不是,司机拉住闸车,在玻璃窗里,探出半个头,向着那土老头儿,啐了一口:“笨蛋”——如果这是愚,真冤枉了他们。
读后感受:感慨费孝通在上个世纪40年代写的文章直到我这80后成长的经历里依然能回忆到许多类似场景,不晓得五谷不分的城里孩子是否也应被乡间小孩嘲笑蠢呢,无非也就是日常混熟坏境的不同而造成盲区的差异。
原文:我记得在小学里读书时,老师逼着我记日记,我执笔苦思,结果只写下“同上”两字超轶主。那是真情,天天是“晨起,上课,游戏,睡觉”,有何可记的呢?老师下令不准“同上”,小学生们只有扯谎了。
读后感受:以前误解乡下有很多不识字的文盲主要是因为贫穷没钱读书,事实上那时候更多可能是一种主动的选择(没有识字的必要),如果认定了生于斯、长于斯且死于斯,那么日常接触的老是那些人,日子久了都可以用脚步和喘气声来辨别敲门的是谁了,确认过眼神甚至可以省去语言,哪里需要文字书面交流,加上农村很稳定的生态结构,遇到生活上的问题可以直接问长辈,用口口相授的方式流传下去,文字反而显得低效了。
原文:我见过不少痛骂贪污的朋友,遇到他的父亲贪污时,不但不骂,而且代他隐讳。更甚的,他还可以向父亲要贪污得来的钱,同时骂别人贪污。等到自己贪污时,还可以“能干”两字来自解。
读后感受:费孝通用“差序格局”来形容这现象,以自己为中心,距离自己近的用一套标准,涟漪般的一层层往外的人际圈对待态度会发生变化,道德标准缺乏普遍性。墨家的“爱无差等”会被儒家骂成无父无君。
原文:“差序格局”和现代西洋的“团体格局”是不同的,在团体格局里个人间的联系靠着一个共同的架子;先有了这架子,每个人结上这架子,而互相发生关联。个人对团队而言是分子对全体,在同一团体中的各分子的地位相等,个人不能侵犯大家的权利,其次团体不能抹煞个人,只能在个人所愿意交出的一份权利上控制个人。
读后感受:采取任何一种格局都有深层次原因,重团体的本质是重合作,费孝通认为西洋的“团体格局”源自生活相依的游牧经济不能单独的、零散的在山林里求生。而安居的乡土社会中每个人可以在自己的土地上自食其力,只有偶然和临时的非常状态中才需要伙伴的支持,换言之,乡土社会是单打独斗型的,没有复杂的社会分工和团队协作,所以造成格局差异。
原文:在西洋家庭团体中,夫妇是主轴,夫妇共同经营生育事务,子女在团体中是配角,他们长成了就离开这团体。我们的家是个绵续性的事业社群,它的主轴是在父子之间,在婆媳之间,是纵的,不是横的。夫妻成了配轴。
读后感受:中国人的传统婚姻合作多过感情,传统多是门当户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夫妻之间往往是相敬如宾的合伙人关系。现在虽好了很多,但结婚大事父母长辈的看法权重依然很大,比如女子出嫁始终是嫁给一个家族而不是仅仅跟老公过小日子那么简单。难怪有人说,人们爱的是一些人,与之结婚生子的,往往是另一些人。原因就是费孝通所说的把生育之外的许多功能拉入了这个社群中去之后所引起的结果。西洋的家多是一个个夫妻为单位的双核细胞,而我们的家多是一条条绵延的四世同堂长链。
原文:阿波罗式的文化认定宇宙的安排有一个完善的秩序,这个秩序超于人力的创造,人不过是去接受它,安于其位,维持它。现代的文化却是浮士德式的,他们把冲突看成存在的基础,生命是阻碍的克服;没有了阻碍,生命也就失去了意义。
读后感受:费孝通认为恋爱是一项探险,是对未知的摸索,是停不下来的追求,依赖于不断克服阻碍的推陈出新,而在乡土社会中这种浮士德式的精神没有立足之地,乡土社会所求的是稳定,是阿波罗式的,它对生活的态度是用克己来迁就外界(用改变自己去适应外在的秩序)。乡土社会是个男女有别而不求同的社会(按照一定规则经营分工合作的经济和生育事业),也是个安稳的社会。中西方呈现家的结构差异是表象,对宇宙秩序价值观的不同是本质。
原文:法治的意思并不是说法律本身能统治,能维持社会秩序,而是说社会上人和人的关系是依据法律来维持的。法治其实是“人依法而治”叨客机器人。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礼却不需要这有形的机构来维持。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
读后感受:礼是一种教化的力量,在文化熏陶下是主动服礼的,不需要外在的权力来推行。主动给老人让座是一种礼的服膺,而爱心座椅则有点渐进到礼和法的灰度地带,如果是凭借老人证才能进的爱心贵宾厅就是法的味道了。礼治的难处在于横向上不同民族的礼各不相同,纵向上社会变迁太快循旧礼也容易出问题,因为对过去有效的礼法在高速环境变化中应付不了新问题,所需要应付的新问题如果需要团体合作的时候,就得大家坐下来讨论接受个共同的一致办法,确保大家在规定的办法下合作应对新问题,这个新的办法就是控制每个成员个体的力量,这就演变成法治了。有感法治是博弈的结果,新旧的博弈、差异的博弈,是团队共同遵循并解决快速变迁新问题的方法。
原文:现代的社会中并不把法律看成一种固定的规则,法律一定得随着时间而改变其内容。也因之,并不能盼望各个在社会里生活的人都能熟悉这与时俱进新的法律。
读后感受:如果把社会变迁的速度放缓,当期的法律慢慢的就会被世人所熟悉,几代遵循之后就可能沉淀为礼了,礼治和法治本是同源,只是取决于历史的车轮转的快不快,在社会秩序稳定的环境中我们听到的是“老祖宗的法子不能改”、“子不教父之过”,“世风日下”。所以如果急于把法治强行推进到节奏较缓的土壤里,法治秩序的好处没有体现动力伞之家,但破坏礼治秩序的弊病就先发生了,由此可见,社会节奏的调整是法治入乡的前提。
原文:如果有一天“阶级斗争”的问题解决了,社会上不分阶级了,政府、甚至国家组织,都会像秋风里的梧桐叶一般自己凋谢落地。——这种权力我们不妨称为横暴权力。没有人可以“任意”依自己高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而得遵守大家同意分配的工作。如果有人不遵守怎么办呢?这就发生了共同授予的权力。这种权力的基础是社会契约,是同意。社会分工愈复杂,这权力也愈扩大。——这种权力我们不妨称之为同意权力。
读后感受:费孝通提出了一种长老权力,这种权力区别于发生社会冲突的横暴权力和发生社会合作的同意权力,这是一种教化性的权力,凡是文化性的,不是政治性的强制都包含这种权力。长老权力对于社会的新成员是强制的,是一种教化过程。传统社会一般情形下是基于文化的长老权力发挥作用,当人口过剩又苛政猛于虎的时候逐渐需要横暴权力出面,孔子的儒家思想之所以被历代统治者推崇可能也是因为可以鼓励“百姓的忍”拉伸横暴权力的极限。现代社会中长老权力较同意权力在相对衰弱。
原文:我曾说:“孩子碰着的不是一个为他方便而设下的世界,而是一个为成人们方便所布置下的园地。他闯入进来,并没有带着创立新秩序的力量,可是又没有服从旧秩序的心愿”。从表面上看,“一个孩子在一小时中所受到的干涉,一定会超过成年人一年中所受社会指摘的次数。在最专制的君王手下做老百姓,也不会比一个孩子在最疼他的父母手下过日子更难过”。
读后感受:孩子老哭也是没有办法,如同从远古穿梭回来的原始人需要太多新文化的教化。但凭孩子的天性、欲望无法在分工合作的社会中生存下去。现代快速变化的社会中,即便是成人,由于要适应新的环境压力过大的时候,许多人酒后还是会抱着痛哭流涕,把压抑在心的情感表露出来顺昌县,不同的是儿时是长老权力在教化人,现在是同意权力在改变人,都是艰难的进化过程。
原文:在我们社会里看得最清楚,朋友之间抢着回账,意思是要对方欠自己一笔人情,像是投一次资。欠了别人的人情就得找一个机会加重一些去回个礼,加重一些就在使对方反欠了自己一笔人情。“算账”“清算”等于绝交,因为如果互相不欠人情,也就无需往来了。
读后感受:推荐大家看一下《屌丝男士》大鹏和朋友吃饭抢买单的那短片,我是反复看了几次很是逗乐,似乎国内AA制依然给人一种生疏见外的感觉。没有任何关系张口都不知道说什么的尬聊比欠人家钱的交往更艰难,中国是个人情社会,但人情的成本其实会渗透到商业过程中。费孝通认为在亲密的血缘社会中商业是不能存在的流性人,其实是商品支付的价格已经减掉了人情价格。社会分工需要团体协作,法律和契约需要同意权力去支持,而理性的商业发展于血缘之外。
原文:如果社会变动得慢,长老权力也就更有势力;变得快,“父不父,子不子”的现象就会发生,长老权力就会随着缩小。社会变迁是发生在旧有社会结构不能应付新环境的时候。这时候发生了“文化英雄”,他提得出办法,有能力组织新的试验,能获得别人的信任。这种人发生了一种权力,和横暴权力不同是因为不是建立在剥削关系之上;和同意权力又不同因为并不是社会所授权的;和长老权力更不同,因为它不根据传统的。
读后感受:费孝通把它定义为时势权力作为书中的第四种权力定义,这种权力不易发生在安定的社会中,所谓时势造英雄都是在乱世,儒家对孝的解释是“无违”就是为长老权力代言,是维持社会安定的手段。如果社会变迁的速率不快于世代交替的速率(也可以用长老权力的自我学习进化速率代替),那么两代之间不会发生冲突,传统长老自己的进步速度跟得上时代的节奏,那可以保持长老的领导权。大胆做个假设: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成年之前全盘接受了长老权力(家长和老师)灌输给自己的知识和文化,这近乎先验的50%的思维就已经固化,能因新环境创新的成长最多可以有50%,而这50%正是我们跟上一代人思维角度上的差异所在的极值,到完全成熟四十不惑的年纪,大部分的人可能已不再能接受新思维了,将角色转化成下一个长老。如果创新的成长跟先验的环境趋同(例如观念重合度80%以上)就不至于形成两代人的观念差异,如果差异过大突破了阈值恐怕就要闹“革命”了。
原文:在我看来,性的需要和种族绵续的需要是两回事,虽则相联,但是可以分得开的。种族绵续并不是满足性欲的副产品,人类有能力跳出性爱到生殖,从生殖到抚育之间的生物机能的连环。
读后感受:早年我也思考过情爱满足和种族绵续的关系,当时我觉得大自然真是神奇,为了确保物种延续就让人类在获得快乐的时候就必须付出生育养育的责任。后来长大了才发现人类有很多办法可以阻断这个生育过程,那生育其实不是天然的,是可选的,只有人类觉得能在生育中获益才会去生育。但费孝通认为生育是损己利人的,从我和妻子的上一辈含辛茹苦把我们养大再全力以赴的帮我们带两娃的付出上,我想80后这一代的父亲母亲应该大多真的是养儿养女都是赔钱货,所以我养两娃从来不期望从他们身上得到什么回报,而是一种消费心态,当看到他们天真无邪的样子,虽然还是赔钱但不至于赔的太多了。所以从经济的角度我也认同费孝通的观点,可为什么我还是会选择生两个孩子?这里面有长老权力的因素,因为祖辈父辈都喜欢孩子,也有自身的原因,因为觉得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我就琢磨这“自然而然的思维”是从何而来。(反思如果解释成为了从抚养孩子中获益的角度解释不通,一则未来从没有期望过回报,二来当下我更投入在工作和思考中,似乎消费孩子的快乐感比不过这些)
原文:绵续种族假如是造物的主意,他还得另用一项法宝来使人类就范。这项法宝,在我看来,是在把人们结成社会,使每个人不但是个生物的个体,而且是一个社会的分子;每个个人的生存不能单独解决,他得依靠社会的完整。每一个社区的结构总得包含最低限度的人数才能发挥常态的作用,于是人口或者是生育在这里有了它的重要性了。
读后感受:参与生育的牺牲了自己的营养和消耗邢国辉,为社群提供了新的社会分工接替人。那如何让个人的利益主动服从于社群的利益,这好像是一个囚徒困境博弈。我想文化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文化是人类用来满足需要的人为工具,如果一种需求是天然的,那我们在满足这需求的时候就不需要再做引导,也就不需要文化了。“到了什么年龄就该做什么事情”,如何求偶、怎么结婚、讨论生孩子、怎么做父母等一系列的生育制度安排,都是一整套文化工具在影响和约束每一个个体,在我们潜意识里已经被植入了“理应如此”(“自然而然的思维”可能就是从这而来)。欲望分非自觉和自觉的,非自觉的比如像食色性也,自觉的欲望就如同结婚生育,没有个人的牺牲怎能有种族的绵延。
原文:婚姻的意义是在确立双系抚育,用社会的力量保证孩子不但有母而且有父,依我所知从来没有一个地方把婚姻视作当事人间个人的私事,别的人不加过问的。
读后感受:费孝通认为男欢女爱并不足以承担抚育的长期艰巨任务,所以才有了婚姻契约,不仅把法律的制裁拉进来,还把经济关系甚至是宗教关系的制裁力量拉入一起巩固这个抚育团体。难怪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因为婚姻的本身就不是奔着爱情去的,而主要是从抚育的稳定性保障去设计的。
原文:旧式婚姻因为承认夫妇的关系是痛苦的所以要设法克服,所以肯下工夫,现代婚姻开头是一见倾心,接着是如胶似漆,一到结了婚,碰着真正现实的试验,发现了婚姻的痛苦,心理上既无准备,感情又好像受了欺骗。
读后感受:我是自由恋爱的过来人,看看不同的观点还是挺有感触的,书中提到恋爱的境界“世界上的一切好像都不在念,连自己也在内,只有他。”问题是3年、5年、7年之后满眼球里还是只有他吗?孩子还在那哭着要辅导功课呢。父母帮儿女门当户对的挑对象估摸着也是考虑到了这3、5、7年后的现实光景,总要找个家庭文化程度相近的人家吧,年华易逝,老来有聊便是福。
原文:人类的生殖是两性的,进入生理抚育时是单系的,由母亲专任好汉杯,但是为了社会抚育的需要又确立了双系的家庭;从家庭里引伸出来的亲属继替体系却又变成了单系偏重。
读后感受:单系偏重显然是一种把父母强分轻重、实则与人情相左的权宜办法,费孝通认为双系继替会不断分割财产造成零星细碎甚至混乱(一个国王怎么传位,国土和大臣分两半,一半传子,一半传女?)。似乎无论是偏父系还是偏母系总要取一边才能免除社会混乱。而且继替原则一定要明确而稳定,《军事联盟》里曹操问郭奉孝和荀彧选曹丕还是曹植,郭嘉说“立贤”,荀彧说“立长”,这“贤”的标准就不明确也不稳定了。
2018.12.12《银行转型2025》——by书友:林婷彦
为什么有必要研究银行?
从经济主体的角色,银行是国民经济的核心产业与重要组成,至2017年底,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252.4万亿元,相当于当年中国GDP的逾3倍;从二级市场投资的角度,银行板块(SW银行,Wind数据,2018-12-12)当前流通市值在A股总流通市值中占比近16%;从服务提供方的角色,银行已经从单一存贷服务机构演变为功能丰富的综合服务集成商,融入我们生活几乎每个场景;另外,笔者作为资管从业者,还特别关注银行作为资管市场参与者的角色——在“资管新规”背景下,银行是财富管理市场最强有力的竞争者之一,我们将很快看到银行与其他资管机构之间“竞合”关系的演变。
无论对如上哪个视角感兴趣,你都能在本书中找到有帮助的启示。本书的本意是为银行从业者清晰指出中国银行业转型的方向——存量提升、增量创新、能力重塑。波士顿咨询(BCG)通过鞭辟入里的国内银行业现状分析、环境分析、客户分析,从银行各项细分业务入手,枚举海外多个市场的银行转型、跨界的丰富案例,打造了这一兼具系统性、前瞻性的银行业发展全景式绘本,以及可供中国银行机构借鉴的专业、实务的战术手册。
书中第一部分致命预感,描绘了全球银行业格局在新常态下的五大趋势,和助力银行重返竞争舞台的关键举措;特别地,结合中国供给侧改革的背景,展望了中国银行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提出了中国“银行业转型势在必行”。
第二部分,从中国银行业的两大传统业务——零售银行、公司银行,和四大蓬勃发展的机遇型业务——资产管理、不良资产处置、私人银行、直销银行,分别介绍了这些存量业务对于银行的战略意义、客户诉求和外部环境发生了哪些变化、国际上这些业务形成了哪些差异化的模式,以及银行应当通过怎样的路径来实现在这些业务上的突破。
第三部分立足“增量创新”,着墨于银行作为传统金融机构应当如何把握创新科技作为突破口,包括发展移动支付、建立大数据能力、关注研究区块链技术等,重塑发展格局,占据发展制高点。
最后一部分,从战术回归到战略,波士顿咨询(BCG)认识到,一切方法论从理论到实践奏效,是要建立在解放思想、战略清晰的基础上,同时必须借助人才、文化和组织转型来驱动战略高效落地。本部分内容引入了“战略调色板”等实用工具为银行制定战略、优化组织效能提供操作指导。
总结来看范门李氏,在宏观经济与监管形势的“新常态”下,在数字变革的激荡之中,在境内外、行业内外竞争者的快速猛攻下,中国的银行机构必须要告别传统粗放式的发展阶段。只有围绕“以客户为中心”这一准则,挖掘与发挥自身的禀赋优势,制订清晰的发展战略和业务布局,充分借力创新科技工具,才有机会在改革洪流中脱颖而出,在中国乃至国际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2018.12.12《选择卓越》——by书友:闻韶
吉姆·柯林斯在本书中分析了优秀企业和卓越管理者的必备特质——他们也许不具备预测未来的能力,但他们会观察有效的方法,并确定为什么这种方法有效,然后再这种已被验证的基础上开展工作。他们更注意纪律,创新固然重要,但比创新更重要的是协调创新的能力,将创造力融入纪律之中。而让我真正感兴趣的是书中的一个经典案例——阿蒙森和斯科特的故事。还记得中学课本中收录了茨威格的《人类群星闪耀时》,那是以斯科特的视角、文学性的叙述,突出人类挑战自然的意志力之伟大,但为何最后斯科特失败了,阿蒙森却成功了呢?难道仅仅是因为运气吗?文学家没有给我们答案。本书基于对两只探险队的日记、当时的记载、以及事后逐渐发现的更多蛛丝马迹的整理,更加全面地还原了整幅图景:
1911年10月,在南极圈外围,有两只队伍整装待发,准备夺取“第一个到达南极点的人类”这一里程碑。两个多月后的12月15日,来自挪威的阿蒙森团队率先抵达南极点,而来自英国的斯科特团队晚了一个月。
这不仅仅是第一和第二、成功与失败的区别,更是生与死的距离。由于到得晚了一些,南极从夏天转为秋冬,最终第二名的斯科特团队在返程途中因为严寒和补给耗尽,全员牺牲。
事后,当人们找寻阿蒙森成功的奥秘时,发现了几个至关重要的因素。一是阿蒙森基于对南极未知环境和挑战的敬畏,做了非常充分的准备——更加适合严寒的爱斯基摩雪橇犬;5个人的探险小队但准备了异常充足的3吨物资;甚至小到温度计这个细节,阿蒙森准备了4支,而斯科特只准备了一支,以至于唯一的这支温度计因为意外打碎后,斯科特暴跳如雷。一个个细节的完善使得阿蒙森对于意外有更强的抵御能力。而另一个因素看上去简单,但事后看来却是最为关键——
在整个过程中,阿蒙森团队坚持每天前进大概20英里。这看起来很简单,但却是阿蒙森团队能够不断前进并且生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阿蒙森考虑的不是在某一天能够超常发挥走得很快,而是严守纪律。当天气好,情况顺利的时候,不要得意忘形,当天气不好,情况糟糕的时候,也坚持完成既定动作。相反,斯科特则是一个比较随心所欲的团队,天气好的时候,就走得非常猛,可能一天会走四五十英里,当天气不好,遇到暴风雪的时候,他们就睡帐篷、吃东西、诅咒恶劣的天气,感叹运气不好,这让他们时常陷入焦虑的情绪,整个团队的气氛和状态很不稳定。最终结果大家都看到了。
投资何尝不是如此呢?通过价值投资逻辑,确切的说,通过买价值投资的产品,去分享优秀企业发展盈利的长期回报,剩下的,我想也许并不需要大智慧,却更需要毅力和执行力。巴菲特未必是最聪明的,但他大概是最有毅力的。
对于市场保持敬畏、做最充足的准备,所以我们才需要用闲钱、长期不用的钱去投资,而且特别关注安全边际;“每天前进20英里”,让我们能够在市场行情好或者不好时始终保持匀速,不会动作变形。定投其实就是“每天前进20英里”最好的具象化方式。
如果没有对于困难的足够预期,也没有日行20里的严明纪律,我们就很容易像斯科特一样,把原因归结于运气(天气糟糕/市场不好),并且特别容易陷入懊恼、愤怒的不利情绪中。那将会是非常糟糕的。
阿蒙森还是斯科特?就在一念之间。前几天看到一句话说得特别好:悲观的人或许会赢得认同,但乐观的人将会赢得未来。
每年似乎都“很困难”,但我们若是做好了准备,相信也足以应对,前提是我们做的是符合规律的事。现在的每一个动作,都会在未来获得反馈林杰妮,所以真的要好好地走每一步。
2018.12.13《西南联大行思录》——by书友:爱喜
这本书买来一段时间,一直放在家里书架上积灰,前阵子看了纪录片《西南联大》以后才想着拿出来仔细再看一看。这本书通过口述、走访等多种方式,生动地展现了那个特殊年代里这一群知识分子的艰难岁月。“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梅贻琦校长的这句话,我觉得可能就是西南联大的概括了吧。一场战争,把三所学校紧紧绑在一起,一次南迁,从此8年联大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
《西南联大》是一本纪实文学,以时间为轴线分别讲述了南迁-山城-立校-无为而治-从军-学潮-北归-两岸八个章节。
1、南迁:山河破碎,疆域不再。为中华之崛起而存实力,清华、北大、南开三所中国最高学府南迁长沙-辗转至春城昆明。三位大师蒋梦麟、梅贻琦、张伯苓撑起中国知识分子的一片天空。就像在书开头写的“人生就是选择”,面对国家的苦难一群学子以自己的选择为国家保留最后的尊严与血脉,成为中国后来发展的基石,而他们的选择最终影响了国家、民族的命运。
2、山城:中国学者不畏艰难,以笔为刀愤而杀敌。在那样困难的环境中仍是乐观向上,积极研究学问、学术,并苦中作乐。联大学者的到来,为一地风气的进步作出了极大的推进。
3、立校:书中提及了启发式教育,也就是师者应该以自己的思维为学生提供思考问题的方式和途径,而不是全然灌输答案,这样才能建立起独立的思维思考和知识体系,从全局着手进而了解局部。
4、从军-学潮:热血青年为国洒热血却不得善终神泣官网。学生是新思潮、新思想的源头,也是最先的执行者,却也多沦为政治工具用后既弃。政治的阴谋与阴暗多么肮脏,以青年人为刀,学潮、文革都是这样,激发人们恶的本性。但当这些人年长之后又会受到内心怎样的煎熬,本性的反思以及其带来的悲痛将伴随一生。
5、北归-两岸:北归-两岸是苦难的再一次开始,何时终结,我们也只能翘首以盼了。
看完纪录片和书,有了一些感慨: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怎么就那么执着呢?冯友兰、吴有训以身护校,外表是手无寸铁的书生模样内心又是怎样刚强的意志?看到“当清华园遭受日机轰炸,吴宓教授拥背坐在床上,四周的墙壁被轰炸震动而落土”的时候内心想的也就是作者说的:“中国的知识分子们已经做好了为这个民族坚守文化与教育阵地的一切准备和牺牲。”整本书里面还有许多令人沉默深思的片段:朱自清、梅贻琦、闻一多、科学大家们,大家都是赫赫有名的学者呀,这样巨大的名气和学术成就却与他们的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反差:每月薪酬都不够补贴家用,于是去中学教书,刻印章卖钱,做翻译,写文章。还有那些原来在北平富足生活的太太们,织毛衣、做糕点、在街上叫卖。放在现在大概都是不可思议的吧。但是就是在这样的生活之中大师们用自己的品格和情怀照亮了学子们的道路。
除此之外,书里面的大人物都没有那么地脸谱化。在那个年代,他们是有情怀的学者和教授,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吴宓是痴爱红楼的“紫鹃”,学生们会为了省灯油钱去茶馆蹭光,还有那些动人的爱情。办不起婚礼干脆请柬上不写结婚地点就跳一夜的舞,也算是定了终身。为了追到校长的女儿,甚至傻乎乎的去给校长写字条询问能不能追?
其实看这本书,包括看纪录片的时候,内心有很多感慨思考,但真正想说的时候却又不知道如何表达。也许真的是时代不同了,当时的那些“壮举”也无法让我有太多太多的震撼和震惊(或者说是如果我在当时那个环境下我可能做不到这些),但是不得不说看完以后内心还是有一个想法的:多么希望西南联大不止是历史,更是未来,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
2018.12.14《我们的孩子》——by书友:嘉颖
大家好,今天与大家分享一本罗伯特·帕特南的《我们的孩子》。本书中,作者与其研究团队在两年中走访了美国十几个城市,对来自于中上阶层和工薪阶层一共107个家庭的子女及其父母进行了访谈,试图回答一个问题:在一个阶级固化的社会里,寒门为什么再难出贵子。
过去,大部分美国人都有这样一份憧憬:只要经过努力不懈的奋斗便能获得更好的生活,即人们必须通过自己的勤奋、勇气、创意和决心迈向繁荣,而非依赖于特定的社会阶级和他人的援助。两百多年来,这样的“美国梦”一直激励着美国无数怀揣梦想的的年轻人。但作者在本书开篇即提及,上世纪50年代美国梦的一个梦乡----俄亥俄州克林顿港的市镇,如今已经变成了“美国噩梦”。21世纪的今天金婚演员表,整个社区泾渭分明,不同阶层的孩子各自过着彼此不敢想象的人生。在每个孩子出生的那一刻,命运已被决定。今天的克林顿港,随处可见壁垒森严的阶级隔离,校园内停泊着阔绰富家子弟的敞篷车黑色切割者,一步之遥的贫苦孩子有些无家可归睡在无家可归的老爷车里,而这些都是整个美国的一个缩影,无论种族,无论性别,很多贫困孩子被拒在美国梦之外,美国梦已经渐行渐远。
为了得出结论,作者主要从家庭结构、父母教养、学校教育和社区资源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无论是家庭的经济条件、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子女成长期间的陪伴时间与陪伴质量,还是学校与课外教学资源的丰富程度,亦或是社区环境等,富裕家庭与贫困家庭所能提供的养育资源的差距都在不断扩大。美国的中上阶层与工薪阶层在日益隔离并且越来越不平等的两个世界里,各自生活、学习和养育下一代。也因为如此,“寒门难出贵子”。
本书呈现的观点虽不新鲜,但支撑每一个结论的家庭故事和数据却让人印象深刻。更为难得的是,作者还呈现了20世纪50年代的多个故事和事实,来论证和分析美国社会阶层是如何一步一步分化和固化的。在那个美国梦的时代,富人和穷人生活在同一个社区,享受同样的学校教育资源,富人家的孩子会被教导,“如果你的同学只能买一瓶可乐喝,那你也就只能买一瓶”。在那个时代,工薪阶层的孩子能够凭借着努力向上层流动。随着科技的发展,白领和蓝领的收入不平等逐渐加剧;而房地产的发达,也加速了“社区隔离”,富人区和贫民区里的教育资源也有着天壤之别。如此种种,让富人的下一代能够得到更好的教育、拥有更广阔的视野,因而变得更富,而穷人家庭的境地则越发堪忧。
最后作者指出,虽然美国社会历来鼓吹机会均等,但在这个“生而不平等”的社会里,一切“机会均等”只是空谈。而富孩子和穷孩子之所以会走上不同的道路,这看似是教育(学校和家庭)的问题,但着手改变的切入点则不应该仅仅是教育。把焦点转回国内,近几年关于本书中观点的讨论也非常多,其中关于“素质教育”的探讨也让我留下有深刻的印象。曾有一篇较为毒舌的文章,观点大致是,大谈减负其实并不一定是有益的,减负之后有钱人家的孩子花钱去买更多的教育资源而穷人的孩子们只能接受缩水了的教育,从而阶级差距越发加大。所以如果你没钱就应当对孩子们忙碌的学校生活心存感激,因为那样说明了你以低成本购买到了更多的教育,有更多的机会让孩子去跟有钱人家的孩子比拼。虽然略有偏激,但也不失写实。当然,这些并不能成为不努力的借口,看看身边那些“出身比你好、比你聪明的,还比你努力”的人,我们不能仅仅因为毒鸡汤和无法解决的社会问题就直接放弃。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这个公众号哦!

推荐您阅读更多有关于“”的文章

文章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