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menu
首页
全部文章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全部文章
/ 正文
中国中铁隧道集团中医如何调理痛经-国药集仁堂
时间:2014年06月01日 | 作者 : admin | 分类 :
全部文章
| 浏览: 607次
中医如何调理痛经-国药集仁堂
早上读文章,晚上看评论。
置顶国药集仁堂,可点击上方蓝字。
国药集仁堂第191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导读: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子宫发育不良,宫体位置不正,内分泌失调等有关。中医学认为本病多由情志不舒或经期冒雨涉水,感寒饮冷,导致气机不畅,经血凝滞胞宫,或气血不足,胞脉失养,血行不畅而致。痛经随月经周期而发作,疼痛以小腹及腰骶部为主,或可痛及外阴,肛门坠痛。一般多发生于行经第1~2天或经期前1~2天,随后即逐渐减轻或消失四角粽,偶有延续至月经干净后始发疼痛,但亦在1~2天内痛可自止。疼痛程度轻重不一,重者剧痛难忍,甚至昏厥,可伴有恶心呕吐。经血排出,疼痛常可缓解。(编辑/田晨曦)
女性痛经
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子宫发育不良,宫体位置不正,内分泌失调等有关。中医学认为本病多由情志不舒或经期冒雨涉水,感寒饮冷,导致气机不畅,经血凝滞胞宫,或气血不足,胞脉失养,血行不畅而致。痛经随月经周期而发作,疼痛以小腹及腰骶部为主,或可痛及外阴,肛门坠痛。一般多发生于行经第1~2天或经期前1~2天,随后即逐渐减轻或消失,偶有延续至月经干净后始发疼痛,但亦在1~2天内痛可自止。疼痛程度轻重不一,重者剧难忍,甚至昏厥,可伴有恶心呕吐。经血排出,疼痛常可缓解。
治痛经秘方:1. 痛经汤【来源】吴培生,《中医杂志》(5)1981年【组成】制香附10~15克,丹参5~30克,大安桂6~12克,川芎5克,泽兰15克,广木香、延胡索、赤芍、红花各10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王中和。
【功用】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方解】痛经在妇科临床颇为多见。病因虽多,总不越气血运行不畅,形成气滞血瘀,冲任失调所致,“不通则痛”,故处方立足于气调则血行,血行则气顺,用药多入肝脾二经。是方以香燥理气之香附、木香、延胡索入肝脾以行气止痛;川芎、红花、赤芍、丹参、泽兰多入肝经,均为行血活血之品,血行则气调,疼痛自缓。大安桂为肉桂中之佳者,皮厚、油重、气浓,能温经通脉,调理冲任。血得温则行,气血和而痛除。且香附、延胡索调血中之气;丹参、红花行气中之血,四药为伍,并行不悖。桂、芍一炉,温凉互制,行血滞而达气机。临床应用,尚须结合辨证,灵活加减,每获良效。【主治】痛经。【加减】小腹冷痛,经色淡褐子午工程,加炮姜6克,乌药12克;小腹两侧刺痛,血色鲜红,加丹皮、焦山栀各10克,去大安桂;血量多,加艾叶炭,去红花;有紫块,加莪术;经色淡,加制附片;经后隐痛,量少质淡,加炙黄芪、补骨脂各12克;空痛腰酸,加巴戟天、菟丝子各10克;经血淋漓不畅,加桃仁12克;胁痛乳胀,加川郁金10克,柴胡8克,路路通12克。【疗效】经反复实践检验,临床应用,每每得心应手,效果甚佳。【附记】临床观察,痛经一证,多见于未婚女青年,已婚者少;瘀证、实证、热证多,虚证、寒证少。又在痛经发作期服药,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2. 治寒凝痛经方【来源】陈泽霖,《名医特色经验精华》【组成】肉桂3~6克,小茴香6克,制香附、当归各9克,川芎6克,赤白芍各15克,青陈皮各9克,阿胶、艾叶各9克,益母草30克,乳香、没药各4.5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温服)。
【功用】温经散寒,养血祛瘀。【方解】本方系由胶艾汤(阿胶、艾叶、当归、川芎、白芍、生地)去地黄,加他药而成。方用当归、川芎、赤芍、白芍养血活血;胶艾补血止血;肉桂、小茴香、制香附温经散寒;青皮、陈皮理气止痛;益母草活血调经;乳香、没药化瘀定痛。本方重在温经活血止血,用治寒凝气滞血瘀引起的痛经,屡收良效。【主治】痛经(证属寒凝血瘀型)。
【疗效】临床应用,屡收佳效。【附记】另据陈氏介绍:用王不留行籽放在香桂活血膏上,贴三阴交、关元、气海穴上,每天换1次,并经常用手按压,在月经前二三天感到略有不适即贴,对部分痛经患者有预防发作的效果。
3. 桂香琥珀散【来源】钱伯煊,《女科方萃》
【组成】肉桂、沉香各1.8克,琥珀3克。【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和匀,每次用温开水冲服1~1.5克,日服2~3次。痛剧可临时加重分量服用,止痛效果很好。如用于产后癃闭,分量加倍,自可奏效。【功用】温经调血,通脉化瘀。【方解】本方以肉桂补命门之火,益阳消阴,温通血脉;沉香调气降气,温暖肾脏;琥珀宁心安神,行水化瘀。三味合用,药简而力峻,共奏温经通脉之效。用于痛经患者,尤多用于经前或经期小腹疼痛,痛时恶心、呕吐。又本方在温通经脉的基础上,又有琥珀的利尿通淋作用,故对于产后因寒凝瘀阻、膀胱气化失宣而致的小便癃闭之证,疗效亦佳。【主治】妇人痛经,产后癃闭等证。产后因寒、因瘀而致的小腹疼痛,亦可用之。【加减】如无琥珀,可用延胡索末代之,疗效亦佳。【疗效】临床屡用,收效甚捷。
4. 化膜汤【来源】朱南荪,《名医特色经验精华》【组成】蒲黄、赤芍各12克,三棱、莪术、青皮、生山楂各9克,乳香、没药各6克,血竭粉3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如经量过多者,在月经期间起服,连服10剂。【功用】活血化膜,理气止痛,祛瘀止血。【方解】方中蒲黄、赤芍、山楂活血祛瘀;三棱、莪术破瘀消积;乳香、没药活血行气止痛;青皮散结化滞泗阳房产网,疏肝破气;血竭行瘀止痛兼能止血。诸药合用,可使瘀血去而新血生爱鹤失众,膜块除而腹痛止。【主治】脱膜痛经。此证多发于未婚女性青年,其痛甚剧,起于月经初潮期,在行经的第二、三天产生剧烈腹痛,有大小不等的瘀血块及膜状块物随同经血脱落而出。待块状物流出后,腹痛渐减,已婚者多不孕。【加减】预防经量过多,去三棱、莪术,加三七粉、炮姜炭;出血经久,气血耗损,则于行经后调补气血。如此调治2~3个月,使膜消不复作祟为止,则痼疾荡然,气血安和。
【疗效】多年应用,确有良效。
5. 活血祛瘀化癥汤【来源】裘笑梅,《裘笑梅妇科经验选》【组成】三棱9克,红花、五灵脂各6克,生蒲黄、苏木屑、当归各9克,川芎3克,赤芍9克,花蕊石12克,乳香、没药各3克,炙鳖甲12克,台乌药、木香各9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韩泰善
日服2次。
【功用】活血祛瘀,软坚化癥。【方解】气为血帅,血随气行,气滞则血瘀,瘀积日久,遂成癥瘕积聚。方中以三棱、五灵脂、蒲黄、苏木活血散瘀破积;当归、红花、赤芍养血活血;乳香、没药、木香、乌药、川芎疏理血中之气而止痛,更入花蕊石、鳖甲软坚化瘀。合之为活血祛瘀化癥之剂。【主治】痛经(膜样痛经)、癥瘕积聚。
【加减】临床应用,宜随证加减。
【疗效】临床屡用,颇见效验。
6. 热性痛经方【来源】沈仲理,《中医杂志》(1)1989年【组成】当归、川芎各10克,赤芍、大生地各12克,红藤30克,败酱草20克,金铃子10克,炒五灵脂12克,炙乳没各5克外研通。【用法】上药用清水浸泡30分钟,再煎煮30分钟,每剂煎2次,分早晚各服1次。【功用】活血散瘀,清热解郁。【方解】痛经一证,多因受寒而致,但热郁所致者亦不罕见。病由肝郁气滞,郁而化热而致。本方系由四物汤加味而成。方用四物养血凉血、调经止痛;加红藤、五灵脂活血散瘀、金铃子理气解郁;尤加败酱草一味性味苦平,有清热消痈肿、化瘀止痛之妙用,故合而用之,尤其适用于热郁痛经之证。【主治】热郁痛经,经行腹痛,往往于经行第1次腹痛甚剧,或见血块流出则痛减。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或弦数。【加减】如证见膜样痛经,腹痛剧烈兼见呕吐者,加服辅助方:川连5克,川贝母粉10克,公丁香5克,肉桂3克。共研细末,分成5包。每日1包,分2次冲服,吐止即停服。平日可加服逍遥丸,每服6克,日服2次。本方于经行前腹痛开始服用,连服7剂仙桃人才网。服用三个月,痛经必愈。【疗效】临床屡用,服后痛减,连用三个月痛经即愈。效佳。
7. 散瘀见喜汤【来源】言庚孚,《千家妙方·下》
【组成】制香附、五灵脂、延胡索各10克,春砂仁6克,晨童便1盅(兑服)。【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行气活血,化瘀通经。【方解】根据痛经久治不愈,久痛入络,久痛必瘀之理朴宥拉,又具少腹刺样胀痛、经行不畅、经色紫暗、量少有块,脉象涩等特点,证属气血瘀滞,壅塞胞宫无疑。故方用制香附、善走血道、行血中之气,为妇科调经之要药;五灵脂、延胡索化瘀通经以止痛;春砂仁入脾胃,醒脾以助生化气血之源;取童便1盅服以清肃下焦,合之则能使气顺、瘀去、痛止、经调。因病痊愈,故而受孕。药简力宏,屡见奇功。【主治】原发性痛经并不孕症。【疗效】多年使用,屡见效验。曾验证数例,经初潮始痛经,婚后2~5年不孕,使用本方,守方30余剂,自后月经正常,多次年后陆续受孕,足见本方之奇功矣。
8. 加味活血理气止痛饮【来源】单健民,《千方妙方·下》【组成】蜀羊泉12克,蒲公英25克,赤芍15克,丹参、淮红花、当归、延胡索、五灵脂、桂枝、山皂刺各10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经期来前,连进数剂。
【功用】活血化瘀,理气止痛。【方解】膜性痛经,多由内分泌失调,生殖器官异常所引起。证属气滞血瘀。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凝,瘀滞胞宫,“不通则痛”。治以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为法。方中以五灵脂、丹参、红花活血化瘀,通行血脉;赤芍、当归、延胡索理气止痛、兼消瘀滞;桂枝温经通脉,使气血运行流畅;更得蜀羊泉、蒲公英、山皂刺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以促其凝滞早散,使经得畅。诸药相加,共奏活血祛瘀、消肿止痛之效,使气血凝滞之结得以消散而病获痊愈。【主治】膜性痛经。证见经前、经期小腹坠痛,经量少,经色紫,夹有白色片状膜。舌边有散在紫斑或伴乳房胀痛。【加减】临床应用,可随证略作加减。【疗效】临床屡用,一般初服(经前一周)数剂痛经即明显减轻而渐止,后嘱“经周期”服数剂,连用五个月经周期,可收痊愈之效。
9. 益肾通经汤【来源】于荣,《中国中医秘方大全》【组成】山药20~30克,巴戟天、香附、当归、熟地各9~15克,柴胡12~15克,白芍12~18克,郁金9~12克,丹参15~21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滋肾疏肝,行血止痛。【方解】方用山药、巴戟天、熟地滋肾补肾,促使天癸的成熟及冲任的通盛;柴胡、香附、郁金疏肝调肝,理气解郁;当归、白芍、丹参养血活血。诸药合用,共奏养肝肾、调冲任、行血止痛之功。【主治】功能性痛经,尤以经痛伴有腰酸神疲等肾虚者尤宜。【加减】气滞血瘀者,加桃仁、红花;气血不足者,加党参、黄芪、阿胶;寒湿内盛者加肉桂、吴茱萸、木通。【疗效】88例患者经治疗后,痊愈(药后3个周期行经无腹痛,伴随症状消失)63例(占71.59%);好转(经期腹痛明显减轻,伴随症状好转)21例(占23.86%);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5.45%。
10. 痛经饮【来源】杨承先,《中国中医秘方大全》【组成】当归、炒川楝子、醋炒元胡、炒小茴香各10克okbike,川芎、乌药各6克,益母草、炒白芍各30克,甘草6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行气活血,温经止痛。【方解】功能性痛经以未婚女子为多见,而女子每易伤于情志变化,或感冒风寒。方中当归、川芎活血化瘀;川楝子疏肝理气;元胡活血止痛;小茴香、乌药行气散寒;益母草养血祛痰;白芍、甘草柔肝缓急。诸药相伍,共奏行气活血、温经止痛之效。
【主治】功能性痛经而证偏气滞寒凝者。【加减】行经前痛者,加青皮6克;行经期痛者,加炮姜6克;行经后痛者,加党参、熟地各15克。【疗效】治疗92例,并随访半年以上,服1~3个月经周期后,经行痛止者76例,经行痛减者16例,总有效率达100%。
11. 温经散寒汤【来源】蔡小荪,《名医秘方汇萃》【组成】当归、川芎各10克,赤芍、白术各12克台湾怪谈,紫石英20克,葫芦巴6克,五灵脂12克,金铃子、延胡索各10克,制香附12克,小茴香、艾叶各6克。【用法】经行腹痛开始,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各服1次。
【功用】温经化瘀,散寒止痛。【方解】方中当归、川芎、赤芍活血行瘀;五灵脂、金铃子、延胡索、制香附、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白术补脾健胃、和中燥湿,以制约上述诸药伤中耗气之弊;紫石英性味甘温,入心肝经以温暖子宫,《神农本草经》指出:“治女子风寒在子宫。”《本草纲目》李时珍说:“紫石英主治肝血不足,及女子血海虚寒不孕者宜”,葫芦巴性味苦大温,入肾补命门之火,有温肾阳、逐寒湿的功能,故与紫石英同用则直达子宫,而起到散寒镇痛的作用。小茴香、艾叶亦有温经散寒之作用。诸药合用,共奏温经化瘀、散寒止痛之功。故适宜于寒湿搏于冲任所致痛经。【主治】经前或经时小腹拧痛或抽痛,凉而沉重感,按之痛甚,得热痛减,经行量少,色黯有血块,畏寒,便溏,苔白腻,脉沉紧。【加减】如受寒重者,可加吴茱萸、桂枝之品;血瘀重者,加桃仁、红花之类。临证应用,贵在化裁。【疗效】临床屡用,效果甚佳。一般服3~5剂见效,10~15剂可愈。
12. 养血和血汤【来源】黄绳武,《名医治验良方》【组成】当归10克,白芍20克,枸杞子15克,川芎10克,香附12克,甘草6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功用】养血和血,缓急止痛。【方解】痛经多发于青少年。究其病机龙虎斗菜,乃本虚标实之证,治宜养血和血。方用当归、川芎养血和血,阴血同源,故入白芍配枸杞子以滋养肝肾之阴;当归配香附,行气活血;白芍合甘草酸甘化阴,缓急止痛。诸药合用,共奏养血和血、缓急止痛之功。本证虽有瘀血不去者,但一味攻伐,只可见效一时,而必然损伤精血,阻碍生机,故立养血和血一法,正符此意。【主治】痛经。【加减】若见经期或经前小腹疼痛,经行量少,血色紫黯有血块,块下痛减,脉沉弦,舌质暗红或有瘀点者,属气滞血瘀,加柴胡、丹参、益母草;血瘀偏重,加生蒲黄、血竭;若见经期或经前小腹冷痛,得热则舒,经行量少,色黯有块,畏寒肢冷,舌淡,脉沉细者,证属阳虚寒凝,加泽兰、鸡血藤、巴戟天;若见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月经先期,经行不畅,头晕耳鸣,五心烦热,口干不欲饮,舌质红,脉细数者,证属阴虚血滞型,可去香附、加生地、丹皮、麦冬、川楝子;若见经期或经后小腹疼痛,月经多后期,经量涩少,多伴子宫发育不良孙镇业,腰酸,爪甲不荣,倦怠乏力,舌质淡,脉细者,证属肝肾亏损型,加熟地、山萸肉、川断;若见便溏,加土炒白术、茯苓;若见呕吐,畏寒肢冷,加吴茱萸;若见口苦心烦,加竹茹。【疗效】屡用效佳。【附记】临床应用本方更应注意,服药一般从经前7天开始,直至月经来潮。若有条件,或肝肾亏损较重,平时亦应服药,当以调补肝肾为主。若挟血瘀,应视血瘀之轻重,慎用桃仁、血竭、三棱、莪术,多选用川芎、丹参、泽兰、鸡血藤之类为宜。笔者验之临床,用本方为主,并随证加减,每收佳效。
13.经行腹痛陈某,29岁,2003年5月12日初诊。患者月经初潮时曾有经行腹痛史,结婚生育后自行缓解。近半年来因家庭不睦,情怀不畅又出现经行腹痛。经潮前1灭腹痛始作,痛甚时辗转不安,难以忍受,伴恶心欲吐,每次持续时间约2~3天,来诊时正值经潮第1天。诊见:心烦,急躁易怒,恶心欲吐,小腹胀痛,连及腰骶部酸痛,经血涩滞不爽、央紫暗色血块,血块下后疼痛稍减,伴乳房、胸胁胀闷、疼痛,舌暗淡、苔薄白,脉沉涩大荔天气预报。中医诊断:经行腹痛。证属气滞血瘀,瘀阻冲任,绎不畅。治以理气活血,通经止痛,方用治闭经方合四逆散加减。【处方】:蚕砂、海螵蛸、茜草、柴胡、白芍、枳实、乌药、当归各10g,王小留行、牛膝、香附各15g,益母草30g,甘草6g。3剂,每天1剂,水煎服。嘱患者于次月经潮前5天复诊。6月5Et=诊:诉上月服药后当晚小腹胀痛减轻,经行顺畅,余症好转。守}二方再进5剂。6月21日三诊:奉月l1日行经未出现腹痛,诸症亦消失。嘱以乌鸡白凤丸、逍遥丸交替服用11月,以善其后。随访半年未见复发。按:《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云:“凡经来腹痛,在经后痛。则为气血虚弱;经前痛,则为气血凝滞。若因气滞血者,则多胀满。因血滞气者,则多疼痛。”本例患者因情怀不遂,肝郁气滞日久,致瘀血停积,瘀阻冲任,气血不畅而致经行腹痛故采用治闭经方活血通经;合四逆散疏肝理气;加香附、乌药、当归以增行气活血齐血之功。诸药合用,疏肝理气,活血止痛,故获效良好。
14.月经痛验方1、棉籽一把,新瓦片上焙干碾粉,每次服3钱,立即见效。2、用韭菜汁一杯,加一两红糖,温热服下,服后卧床30分钟,即愈。3、取月月红3克,川牛膝15克,赤砂糖一汤匙约30克,加适量清水煎服,于经期服用,每日一剂,连服三个经期。4、将枸杞洗净弹弹岛战纪,放入瓶中1/3,加入2/3黄酒,泡3—5天便饮用,八钱一杯,热后趁热饮。
5、红糖、红枣各100克,姜15克,都加水煎汤,去渣取汤,每日一剂。治疗痛经、闭经。6、将茴香籽捡干净,用锅炒黄后研面,早晚空腹温水服用,每次2小酒盅左右,根据病情增减。7、白面、红糖和鲜姜各150克,放一起捣碎调匀,揉成丸状,用香油炸熟吃,每天服3次,可服3—5天,轻者1—2个经期,重者3个经期。8、红糖500克和鲜姜150克为一副,姜洗净研末与红糖500克拌匀,(不放水)放锅内蒸20分钟,每月月经前3—4天服用,每天早晚各一勺,用温开水冲服,连服两服必好。1.气滞血瘀【主证】:每于经前一、二日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经血量少,或排出不畅,经色紫暗有块,血块排出则疼痛减轻,胸胁乳房作胀,舌质紫暗,舌边或有瘀点,脉沉弦。【方剂】五灵脂(炒) ,当归 ,川芎, 桃仁(研泥) ,丹皮,赤芍,乌药,玄胡索,甘草,香附,红花, 枳壳,等需加味。【治法】: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分析:冲住气血郁滞,气血运行欠畅通,故经前或经期少腹胀痛、拒按,经量少或排出不畅;经血瘀滞,故色暗有块;块下瘀滞稍通,故疼痛暂减;瘀滞随经血而外泄,故经后疼痛自消。但若郁滞之因未除,则下次经期腹痛复发。舌质紫暗,脉沉弦,均为气滞血瘀之象。
2.寒凝胞中(1)阳虚内寒主证:经期或经后小腹冷痛、喜按,得热痛减,经量少,色暗淡,腰腿酸软,小便清长,苔白润,脉沉。分析:肾阳虚弱色狼证,冲任、胞宫先煦,虚寒滞血,故经期或经后小腹冷痛,经少色暗淡;寒得热化,故得热痛减;非实寒凝血,故喜按。余症均为肾阳不足之象。【治疗】温经暖宫止痛。【方剂】吴茱萸三两,当归、川芎、芍药、人参、桂枝、阿胶、牡丹皮(去心)、生姜、甘草各二两,半夏半升,麦门冬一升(去心)等。上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功用;温经暖宫止痛。〖主治〗血海虚寒,月经不调,血气凝滞,脐腹作痛,其脉沉紧。(2)寒湿凝滞主证: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得热痛减,按之痛甚,经量少,色暗黑有块,恶心呕吐,畏寒,便溏,苔白腻,脉沉紧。分析:寒湿之邪伤及下焦,客于胞中,血被寒凝,行而不畅,因而作痛,经血色暗黑而有块;寒湿中阻,阳气被遏,水湿不运,则畏寒便溏,恶心呕吐。余症均为寒湿阻滞所致。【方剂】小茴香(炒),干姜(炒), 延胡索,没药(研),当归,川芎,官桂,赤芍,蒲黄,五灵脂(炒)等需加味。【用法】水煎服。【治法】温经散寒除湿,化瘀止痛。
3.湿热下注主证:经前、经期少腹胀痛,经量多,色红,质稠或有块,平日带下色黄或有秽臭,舌红苔黄腻,脉弦数。分析:外感或内蕴湿热,流注冲任,阻滞气血,经行不畅,故经来腹痛;热扰冲任,则量多色红有块;热灼津液,则经水质稠;湿热下注,伤及任带,则平日带下色黄或有秽臭。舌脉均为湿热内盛之象。【治法】;清热除湿,化瘀止痛。
【处方】当归、川芎、白芍药、生地黄、黄连、香附、桃仁、红花、延胡索、牡丹皮、蓬莪术等。水煎服,每日一剂。【治法】清热除湿,化瘀止痛。【主治】妇人经水将来,腹痛,乍作乍止,气血俱实。具体症候为经前经期小腹灼热胀痛,拒按,经色暗红,质稠有块。或伴腰骶部胀痛,或平时小腹时痛,经来疼痛加重多数病人有低热起伏,小便短黄,平时带下色黄,味臭秽,舌红,胎黄腻,脉弦数或濡数。
4.气血虚弱主证:经期或经净后,小腹隐痛、喜揉按,月经色淡量少,质稀,伴神疲乏力,面色苍白,舌淡苔薄春泥简谱,脉虚细。分析:体虚气血不足,经行后血海空虚,胞脉失养,或体虚阳气不振,运血无力,故见经期或经净后小腹隐痛,喜揉按;气虚阳气不充,血虚精血不荣,故经血色淡量少,质稀。余症亦为血虚气弱之象。
【治法】益气补血止痛。
【组成】
方1;生地黄, 熟地黄, 川芎 ,人参各, 当归身 ,黄耆各,等
方2;熟地, 白芍, 川芎, 人参, 当归, 黄芪等需加味。
5.肝肾亏虚主证,经净后小腹隐痛、腰酸,经血量少而质薄,经色暗淡,或有头晕耳鸣,小腹空坠不温,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分析:肝肾亏虚,冲任俱虚,精血不足,行经之后,血海更虚,胞脉失养,故经净后小腹隐痛;精亏血少,阴损及阳,经量少而色淡质顾小雨薄,小腹空坠不温;肾虚精亏,清窍失养,故头晕耳鸣;腰为肾之府,肾虚则腰酸。【治法】益肾养肝止痛。
【组成】山药,(炒) 阿胶,(白面炒) ,当归,(酒洗) 白芍,(酒炒) 山萸肉,(蒸熟) ,巴戟(盐水浸),甘草等【用法】水煎服。【功用】补益肾水,平调肝气。【主治】妇人肾水不足,肝气不舒。行经后少腹疼痛
【偏方】:1.延胡索片、云南白药,益母草浸膏、月月舒冲剂,可任选一种,按说明服用。2.山楂(去核)50克,向日葵子(不去壳)25克。上药烤干,粉碎,过筛,制成散剂。以上为1剂量,每天分2次服用。经前1日开始服,连进2~3剂,服时可加红糖或白糖少许,温开水送下。适用于瘀血痛经。3.陈艾叶10克,生姜12克。沸水浸泡,加红糖适量,代茶饮服。适用于虚寒痛经。4.向日葵子去壳20克,落地杨梅10克,益母草20克,山楂15~20克。诸药共捣烂,调入蜂蜜适量,每日3次,于每次行经前2~3天开始服,连服7天为1个疗程,可服3~4个疗程。5.大黄500克,醋500克,大黄炒焦,用醋喷,研粉。每于经前7~10天开始服用,每服10克,每日3次。6.荞麦根50克,每于经前3~5天煎服,每日1剂,每天2次,连服2剂为1个疗程,可服2~3个疗程。适用于妇科检查无明显器质性病变的原发性痛经患者。如用鲜品70克,效果更佳。7.艾叶10克(或用30克益母草也可),生姜15克,鸡蛋1个,共入锅中煮,煮至鸡蛋半熟时,将蛋壳敲碎,继续煮至蛋熟透,饮汁吃蛋。每日1~2次,连服2~3天,每于经前1~2天服用。方中艾叶用量不可过大,否则对胃肠道刺激大。8.黄花金龟60克,羊肉60克(若无亦可用瘦肉代),米酒250克,加适量水炖,吃肉喝汤,每日1剂,连服数剂。此方为祖传秘方,适用于经来量少、色淡、腹痛、喜温喜按者。9.野蔷薇根45克,七叶莲10克,鸡蛋2个,共煮至蛋半熟,将鸡蛋壳敲碎,再煮至蛋熟,去药渣,加入少量酒,饮汤吃蛋。每于经前1~2天服用,每日2次,连服2~4天。10.干丝瓜1条,加水适量,煎汤服用。每天1条,经前服用至月经通畅痛减则停。适用于行经小腹坠胀疼痛。11.没药适量研细末,每次服用3克,白酒送下。适用于行经小腹胀痛。12.丹参60克,加入白酒500克浸泡7天后即可服用。每次1小盅,经前服用。13.小茴香10克,茶树根、凌霄花根各15~20克,红糖10克,每天1剂,水煎分3次服用。适用于行经小腹胀痛。14.干姜、大枣、红糖各20克,水煎分3次服用。每天1剂。适用于小腹冷痛者。15.桂枝5克,山楂肉10克,红糖20~30克,水煎或滚开水冲泡服用。适用于小腹冷痛者。16.益母草30克,丝瓜络20克,艾叶10克,红糖20~30克,水煎分3次服用。适用于肝肾亏虚,素体虚弱者。17.生姜20~30克,吴茱萸10克,大枣6枚,甘草5克。水煎服。于月经来潮的前1~2天服用,至月经通畅痛减则停。适用于行经腹痛,手足发冷,恶心,呕吐,头晕,头顶痛者。18.枳实15克,白术10克,莱菔子10克,香附10克,厚朴15克。水煎服。适用于行经小腹或胃脘胀满,饮食不消,嗳腐吞酸,腹泻等。
二、外 治1.肉桂、公丁香、樟脑(亦可用冰片)各30克。上药压碎,以酒500毫升浸泡,1个月后去渣,置眼药或滴鼻液瓶中备用,用时将药5~10滴点舌面,先含后咽。适用于寒性痛经,用药3~15分钟即缓解。2.乌药、砂仁、木香、玄胡、香附、甘草各等量,用酒炒,包煎熨小腹部。适用于气滞血瘀型痛经,见小腹或胃脘胀痛,饮食不消,嗳腐吞酸,腹泻等。3.当归、玄胡、红花、胡椒、蚕沙各等量,用醋炒布包,熨下腹部。适用于气滞血瘀型痛经。4.乳香、没药各15克,混合研为细末备用中国中铁隧道集团。于月经前取药5克,调黄酒制成药饼,贴在脐孔上自从离别后,外用胶布固定,每天换药1次赤坂龙之介,适用于气滞血瘀型痛经。
三、其 他1.耳穴压豆法:取穴:子宫、肝、胆、肾、腹、内分泌、肾上腺、降压沟及耳迷根。每日按压10次以上。2.推拿:选神阙、气海、关元、中极等穴。患者仰卧位,自行用双手食、中、无名指始于神阙穴,逐次摩气海、关元、中极及双侧天枢、血海、归来、子宫、气冲,最后腹部结束。经前7天至经后3日施术为1个疗程。3.穴位注射取穴:中极、关元、三阴交。用0.5%普鲁卡因15毫升,分别注入(每穴5毫升),每日1次,10天为1个疗程。
【防护】①注意经期卫生,经前或经期尽量不下冷水,不吃生冷食物。②可用中药袋在月经来潮前数日温敷小腹,直至月经来潮(可参考外治法)。③严重者应去医院确诊病因,针对病因进行处理
痛经常用有效治疗方法痛经痛经指妇女在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则剧痛昏厥者。本病的发生有情志所伤,起居不慎或久淫为害等不同病因,并与素体及经期,经期前后特殊的生理环境有关。此外,亦有因子宫1发育不良或畸形,或子宫位置过度不正而发生痛经的。[方一]山楂30克,向日葵籽15克,红糖30克。先将山楂、向日葵籽一齐放在锅内炒多维网,以葵花籽炒香熟为度。再加水,熬成浓汁后,将红糖放入熬化即成。每次于经前1-2天,连服2-3剂,正痛时亦可服用。本方适用于血瘀为主的痛经。[方二]荔枝核、香附、黄酒各30克。将荔枝核、香附研成细末,混合成装入瓷瓶密封保存,每个痛经发生之前一天开始服用,每次服6克,以黄酒适量调服,1日3次。本方适用于以气滞为主的实证痛经。
【小编推荐】:口腔溃疡必选良药,有需要的朋友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或加微信号:txg886。
【珍珠冰硼散:】:
珍珠冰硼散,中医方剂名。出自《外科正宗》卷二。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效,主治热毒肿痛证。症见咽喉疼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临床用于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咽喉肿痛及牙周炎、扁桃体炎、口腔溃疡等口腔疾病,流行性腮腺炎、百日咳、新生儿脐炎、带状疱疹、急慢性中耳炎、霉菌性阴道炎和宫颈糜烂等热毒蕴结之证。尚可用于治鼻塞不通。
—THE END—
?版权声明:
1、文源:本文摘自360个人图书馆,编校/小中医。
2、本平台旨在传播中医文化知识,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
3、欢迎大家投稿,投稿邮箱52429168@qq.com
推荐您阅读更多有关于“”的文章
上一篇:
他人就是地狱中医解梦——与你身体健康相关的六种梦-释缘易学
下一篇:
高文谦东鹏特饮牵手中超开启东鹏饮料集团“足球元年” “超”越梦想,壮志“鹏”飞-广州交通电台
文章归档
2020年11月 (50)
2020年10月 (310)
2020年9月 (300)
2020年8月 (310)
2020年7月 (310)
2020年6月 (290)
2020年5月 (310)
2020年4月 (300)
2020年3月 (310)
2020年2月 (290)
2020年1月 (310)
2019年12月 (310)
2019年11月 (190)
2019年10月 (240)
2019年9月 (290)
2019年8月 (227)
2019年7月 (99)
2019年6月 (90)
2019年5月 (106)
2019年4月 (1607)
2019年3月 (2205)
2019年2月 (359)
2019年1月 (378)
2018年12月 (205)
2018年11月 (305)
2018年10月 (313)
2018年9月 (299)
2018年8月 (298)
2018年7月 (308)
2018年6月 (298)
2018年5月 (309)
2018年4月 (309)
2018年3月 (320)
2018年2月 (285)
2018年1月 (304)
2017年12月 (319)
2017年11月 (300)
2017年10月 (316)
2017年9月 (310)
2017年8月 (310)
2017年7月 (153)
2017年6月 (80)
2017年5月 (106)
2017年4月 (90)
2017年3月 (100)
2017年2月 (81)
2017年1月 (95)
2016年12月 (89)
2016年11月 (83)
2016年10月 (105)
2016年9月 (87)
2016年8月 (84)
2016年7月 (97)
2016年6月 (87)
2016年5月 (92)
2016年4月 (93)
2016年3月 (96)
2016年2月 (90)
2016年1月 (109)
2015年12月 (105)
2015年11月 (93)
2015年10月 (104)
2015年9月 (94)
2015年8月 (93)
2015年7月 (100)
2015年6月 (78)
2015年5月 (93)
2015年4月 (86)
2015年3月 (98)
2015年2月 (83)
2015年1月 (95)
2014年12月 (96)
2014年11月 (82)
2014年10月 (107)
2014年9月 (88)
2014年8月 (85)
2014年7月 (92)
2014年6月 (84)
2014年5月 (101)
2014年4月 (68)